刘彦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创始人,中国著名的理财专家,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刘彦斌是中国第一批进入股市的人,1999年,在股海中遨游的他短短3年便赚到了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钱。然而,2001年的大熊市让他一夜破产,沦为穷人。为了生计,他开起了“黑的”。2003年,刘彦斌进入投资理财行业,成为了一名职业理财师。在做了理财师之后,他将理财的观念用在了自己家,对家里的财务进行了整顿和管理……经过6年的管钱攒钱生钱护钱,刘彦斌重新站到了富人的行列。
重新成为富人的刘彦斌,无论是对理财,还是对婚姻,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股海翻船,为了生计开黑的
1996年,我辞去公职,开始自己炒股。我的股票做得顺风顺水,因为赚钱了,我越来越自信,胆子也大了起来。趁着1996年股市出现大牛市之机,我通过帮人炒股、组建私募基金等方式,让自己的财富迅速攀升。1999年告别股市时,我是以34岁的年龄提前“退休”的——我赚到了我这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钱。
然后,我回到北京,风风光光地结了婚,妻子是保险公司的内勤。一年后,我们有了儿子,我重新踏进股市,打算帮儿子也赚到让他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钱。
2001年,中国股市一度涨到2245点,在这火热的行情中,我听消息,把赌注押在了一只股票上。心想,这一把要是做对了,将来儿子读书、生活的钱就全都有了。
然而,没想到熊市来得如此之快。2001年底,被迫斩仓的那一天,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浑身大汗淋漓,连敲键盘的手都在颤抖。我终于赔光了所有的钱,只剩下当初买下的房子和车。
和家庭财富一起失去的,还有我对婚姻的信心。我脾气不好,在家里说一不二,我觉得家里这个是我买的、那个也是我买的,妻子那点收入在我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因此,我在妻子面前很霸道,尤其是重进股市的时候,我的那张脸就是一只股市晴雨表,而她几乎承受了我所有来自股市的负面情绪。以至于朋友们都骂我:“你要不是有几个臭钱,你老婆不大耳刮子抽你都对不起她自己!”
我的“臭钱”就这么化为乌有,我甚至可以想象,妻子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你破产了?那好,我们离婚吧!”
然而,令我意外的是,妻子说:“幸亏房子和车子都不是贷款买的。我现在每个月有5000元薪水,先用这钱过着试试吧。万一不行,我就去当业务员卖保险,肯定能养活你。”
没想到大难临头的时候,她居然没有撇下我,还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我很意外,更感动。但我这个大男人总不能靠老婆养着吧。于是,我开起了“黑的”。我开着当年代步的帕萨特在北京城到处转悠。一开始,我连油钱都赚不回来,但是很快,我就摸准了出车的规律。妻子有空的时候,会陪我一起出车。我善于“挑客”,这在她看来很有难度:如何一眼看出谁会舍得花钱坐更远的路呢?
我用事实向她证明了我的判断分析能力。一个周末,我们一起出去拉活,来到协和医院门口,我看见两个等车的人,一个拿着药,一个拿着脸盆,我直接把车开到那个拿脸盆的人面前,问他去哪儿。然后,我接到了一笔100元钱去花乡的业务。在从花乡返回的路上,妻子问我为什么不问那个拿药的,我告诉她:一般人小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而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死了一个,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所以,开价100元带他去花乡,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妻子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马上又有了成就感。我开始用统计学来开“黑的”——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要用知识武装自己。
以前户头上的钱上千万我也没觉得多开心,可现在每天赚个两百,我就收工,去接妻子下班,一路上一五一十跟妻子分享当天出车的经过。
虽然变穷了,但妻子脸上的笑容明显变多了。一次回家的路上,她很满足地靠在副驾驶座上,说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以前,她一直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可有可无,现在才像一个妻子,跟丈夫一起荣辱与共、携手并肩。她说不是每个女人都喜欢锦衣玉食。
理智消费
用电脑管理我们的家
2003年,我去给儿子买保险。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告诉我,他们公司最近要派人去美国接受理财规划师职业培训。听了他的话,我觉得心里一亮:像这样的职业培训价钱是很高的,这样的钱为什么要让美国人赚?回家后,我就开始准备理财规划师的职业资格标准书,然后在第一时间递交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不久,国家劳动与保障部采纳了我这份标准书的意见,颁布了理财规划师的资格标准。我也凭借这个机会,成为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在做了理财师之后,我将理财的观念用在了自己家,对我们家的家庭财务进行了整顿和管理。
以前,我觉得理财就是钱生钱,这种观点其实是错的。理财其实是为了追求财务平稳,除了赚钱外,更重要地体现在管钱、花钱上。理财是一个长期行为,是为了家庭财务的平稳,而不是为了发财。所以,我首先在家里进行了对“管钱、花钱”的系统规划……
不得不承认,哪怕在我破产以后,我们家的钱也用得很不在点,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家的理财就从花钱开始进行改革,体现在具体措施上就一招——记账,每天记账。
我俩都随身带一个小本儿,跟钱包放在一起,掏钱包的时候就先把小本掏出来,在花钱之前先把这项开销记上去,小到一个冰淇淋大到换手机,回家后就在电脑上记下来,做一个标准的开支列表。到了领薪水的日子,再把收入也输入电脑,这样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见每个月的收支情况了。
一个月的记账生活以后,我和妻子都很惊讶:原来,我们每个月固定的生活开支其实很低,养车费用、水电煤气电话之外,我们用在饮食上的开销1000元钱都不到。而占据了我们收入大头的竟然是服装、零食、餐饮、娱乐……有这么两笔开支:月初,妻子去做了个头发,烫卷、染红;月底又去做了个头发,拉直、染黑,两次加起来差不多1000元,折腾来折腾去相当于没去弄。这样的无意识无目的开支,造成了我们家的资产流失。
记账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掏出记账本准备花钱之前,记账的那一两分钟会形成一个冷静时段,在账本上落笔之前,我们会考虑,这个单是不是该买,不掏这笔钱,我们的日子是不是就会受到影响……
慢慢地,我们的账本上就出现了涂改的痕迹,于是,冲动消费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个小小的账本促使我俩形成了理智消费的好习惯。
第二个改变花钱恶习的措施是——不用银行卡。我不否认银行卡的便捷和安全,但是,银行卡绝对是冲动消费的罪魁祸首。同样是买一双皮鞋,数出10张100元的钞票付款和用银行卡付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我和妻子都有一个共识:用银行卡买东西特别大方,好像花的是别人的钱。所以,我跟妻子都不把银行卡带在身上,只保证每天出门的时候口袋里有1000元钱。
有朋友很惊讶我居然一直过着现金消费的落伍生活,我告诉他们:“我用的每一分钱都是在怀里捂热乎了,权衡之后才依依不舍地掏出来的,这体现着我对钱的感情,而你们就那样轻轻刷一下卡,连钱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把它花出去了。你不爱钱,钱不爱你!”
需要说明的是,小心花钱并不等于抠门儿,两者本质的区别在于:我们在花钱之前会先思考判断,只花该花的钱;而抠门的人则是该花的钱也不花。那样近乎自虐的生活不是我们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