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南洋归侨
1929年秋的一天深夜,马路两旁的路灯昏暗,已泛黄的梧桐树叶在风中抖动。
坐落于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口的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老式洋房,悄然住入一户“南洋华侨”,他们就是扮成夫妇的林育南、张文秋。林育南年仅31岁,先前曾担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湖北省委代理书记,秘密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张文秋是年轻的地下党员,沉着镇定,灵活机智。两人明知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申城与敌人周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毫不畏惧。
林育南接受重要任务后化名“赵玉卿”,与张文秋一起抵达黄浦江畔,他们经过反复察看,觉得那座三层老式洋房闹中取静,前有院墙和铁门护卫,内有树木遮掩,后有幽径可通,既气派又隐蔽,完全符合开展秘密工作的需要,便租下它作为一个秘密联络点,对外称为“赵公馆”。很快,林育南把房屋装饰得富丽堂皇:底层用于生活起居,陈设着各种日用品和高档家具;楼上两层作为办公、开会的地方,临街的玻璃都装有墨绿色厚窗帘,两位工作人员为了便于工作,装扮成花匠和保姆。
在林育南的精心安排下,1930年5月5日至10日,在赵公馆举行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由于与会人数比较多,又连续忙碌数日,引起了外界注意。在第四天傍晚,一批密探前来敲门,随即气势汹汹地拥进庭院。花匠故意在楼下大叫:“你们慢一点儿呀,哎哟哎哟,我的脚被踩到了,哎哟哎哟,疼死啦!”
这些密探冲上楼时,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穿戴讲究的老人端坐中间,有两个小孩在给他捶腿,亲友们则恭恭敬敬地向他拜寿。
此刻,西装革履的林育南对领头的麻脸密探说:“哟,吴探长来了。您也晓得我家老太爷今天做大寿啦?欢迎欢迎,晚上有‘燕云楼大师傅做的寿宴,咱们一道喝几杯,热闹一下!”
麻脸密探愣了愣,头一歪嚷道:“有个’包打听来报告,说这里出现不少陌生人。兄弟端的是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饭碗,就管这个地段,不能不跑一趟呀!”
“吴探长是熟人啦,平时一直关照赵公馆!”穿着旗袍的张文秋走过来,从保姆拿来的托盘里取“大上海”牌香烟分给特务们,又塞一些钞票给麻脸密探,说,“这里都是我家亲友,没一个外人,吴探长尽管放心好了!”
“嘿嘿,相信赵老板是规矩的生意人。我们实在是职责所在,打扰了!”麻脸密探利索地把钞票放入口袋,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祝赵老太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弟兄们还有别的公务,走啦!”
花匠看着包打听们出门离开,“呸”了一声,关上铁门。他回到楼上,轻声说:“人都走了,你们可以继续开会。我再下去盯着。”
林育南真是考虑得很周到,使突然闯入的密探看不出任何破绽,悻悻而去。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