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八路军“地道医院”

[ 历史故事 ]

地道战是在抗日斗争面临极为残酷和复杂的形势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群策群力在冀中平原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斗争形式。而依靠地道建立起来的“地下药房”“地下医院”等场所,也在坚持抗战、救护伤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隐蔽的地下药房

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位于冀中平原西部腹心地,辖清苑、之光、肃宁、博野、蠡县、任丘、高阳、安新等8个县的广大农村。军分区卫生部和各主力团卫生队均设有药房,负责采购和供应药材。

冀中部队药材供应工作实行“统一标准制度,分散采购供应”的方针,以自办中药房为掩护,派人到部队驻地县城,以及天津、北平、保定、沧州等敌占大城市采购。在斗争环境缓和,便于运输的条件下,军区卫生部向所辖各部队供应部分药材,包括战救药材、防疫药品、中药制品等,不足部分由各部队想方设法自行解决,药费按规定报销。

第九军分区按年度编造经费预算和采购计划,药费标准按小米计算,每人每月8——10斤,再折合成晋察冀“边币”。具体使用经费时,又分日常生活、工作和战斗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分配标准,平时按“药品供应标准”“医疗器械标准”作为药品器材配备、供应、使用和消耗依据,战时则按“战救药材装备标准”供给,并配备“战救医疗箱”“红十字急救包”等补给战斗部队。供应工作统一配发实物,平时按季度发放,部队有作战、行军转移、集中整训、反“扫荡”等任务,再根据实际要求发放药材。

此外,各部队还会领用一部分经费作为卫生杂支费,主要用于购买毛巾、肥皂、口罩、绷带布、白酒、煤油、火柴、消毒器具等物品。

部队各药房始终遵循一套严格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即使是在行军作战等艰苦的环境中,也要遵守登记、统计、报销等制度,填报月份药品器材收、支、存、请、领报销表,药品器材出纳登记簿,药品逐日消耗统计表,医疗器械损坏报销表等,确保收支有据。

1943年,为适应斗争形势,第九军分区在高阳县小梁口建立了“地下药房”,作为药材供应基地。小梁口距敌人据点仅有两三里路,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工作人员在夜里施工,群众帮着站岗放哨。在建造中,参考战斗地道样式,结合药房工作特点,采取“工”字形、“井”字形等样式,以便于储存和配发药材。

“地下药房”一般选择建在政治基础好的“堡垒户”群众家中,每户会设一两个秘密洞口作为出入口。从洞口进入“地下药房”,要经过上下翻口,倘若发生紧急敌情,工作人员可随时将药房通道堵死,并从战斗地道转移,保证人员和药品安全。1944年,这个药材供应基地又转移到任丘县小谭庄。

先后建在小梁口和小谭庄的“地下药房”,因地道建得隐蔽,虽经敌人多次搜查,却始终未被发现。

1943年,为坚持长期斗争,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广泛展开“地道战”,村村挖地道,并依托地道网,打击敌人的警备队、特务队、清乡队,粉碎日军的“清剿”和“扫荡”。这年9月,冀中第八军分区还在饶阳县大宋驾庄建了一个“地下制药室”,可容8个人同时工作。这个“地下制药室”主要是制作绷带、三角巾、腹带、脱脂棉、纱布等卫生材料,配制瓶装盐酸奎宁注射液,制作陈皮酊、远志酊、樟脑酒、托氏散、大黄末、健胃散等药品,供应部队。

地下医院

1940年秋,八路军献交县大队医生杨国藩回到老家军王庄创办了一所地下医院。

军王庄是一个不满百户的小村庄,群众生活贫困。创院之初,困难重重,人员、经费、药品,什么都缺。杨国藩能拿得出手的,仅有几种常用药品和两把镊子。好在他的工作得到了地方抗日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军王庄支部书记王恒昌、村长杨庆丰等人全力帮助他,县委、区委和几个群众团体也派人送来猪肉、白面、药品、器械、暖水瓶等物品,解决了医院起步之忧。

军王庄医院收治的伤员都安排在关系可靠、抗日热情高的“堡垒户”家中。杨国藩每天都会逐户上门看望伤员,诊断治疗。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