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如何培养干部

[ 历史故事 ]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时间,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和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值得一提的是,延安时期党中央极其重视培养教育干部。

毛泽东郑重地提出“干部问题”

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长征到达延安后,当时革命斗争形势亟须扩充革命力量,培养革命干部,党中央将快速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干部列为延安时期革命的重要工作来抓。

1937年5月2日至14日,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区党代表会议),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郑重地提出了“干部问题”,他说: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他指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

毛泽东在这个讲话中,还结合当时革命实际,对干部的标准有了阐述: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毛泽东这个关于培养干部的讲话精神,成为延安时期干部培养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党的干部队伍的迅速扩大,有相当多的新干部缺乏工作经验,亟须提高革命斗争素养,这也是延安时期注重干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1942年2月2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文件第一句就明确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在斗争局势艰险复杂的当时,这个方针为积聚革命力量取得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

党政领导身兼各类学校的领导工作

延安时期,抗战情势紧迫,同时,陕甘宁边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还频频遭到国民党反动派袭扰围攻,局面极其复杂。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呈现出几个特点。

首先是注重德才兼备。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次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为使全党同志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明确知道,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历史任务的。毛泽东敏锐地指出当时存在的问题:“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材。”革命事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报告和讲话中经常性地指出培养革命干部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一定要注重德才兼备。

其次是在善于识别、使用干部的同时,也善于爱护干部。在培养干部方面,具有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毛泽东提出三个具体要求:一是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二是必须善于使用干部,三是必须善于爱护干部,充分体现出革命领袖“以人为本”的至高情怀。

在爱护干部的具体要求上,毛泽东强调:“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把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到抗日和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可以说,这些要求成为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的基本遵循准则。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