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自秦惠文王二年(前338年)铸造“秦半两”开始,至1916年袁世凯的“洪宪通宝”止,其间虽有王莽一度推行刀布的插曲,但方孔圆形铸币的霸主位置从未被撼动过。
方孔钱上的文字,常规中还有例外
明朝弘治年间的某日,时任大学士刘健和丘睿曾结伴游襄阳。他们来到一口古井边,刘健碰巧踢着一枚方孔圆钱,便随口说:“丘兄,你的学问像这古钱,传世如今,可惜没有一根绳子将它们串起来,四处散落也。”丘睿反击道:“刘公,你的学问似这古井,常年涌泉,可惜无汲水之物,又将奈何?”
相互揶揄之后,哥俩哈哈大笑。刘健仍兴致不减,说道:“古时,泉与钱通用。古泉,方孔圆钱也。它象征城市中的一口井,表示泉水和财富。”丘睿补充说:“泉道乃学道,学道乃人道,古训也。”
秦汉时期的“半两钱”和“五铢钱”均为主干铢两体系,到了唐宋,铸币出现年号,以确保封建王权的“政治正确”。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这种铸币形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新皇帝一上台,要改新的年号,在货币上注新的年号。比如康熙通宝肯定是康熙当皇帝时铸造的,光绪通宝肯定是光绪当皇帝的时候铸造的……唐代的开元通宝肯定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时的钱币,因为只有他才用过“开元”的年号嘛。
错了!开元通宝是唯一的例外。
隋朝末年,大官僚唐国公李渊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夺取了全国政权。李渊初入长安,一改历代以“铢”“两”为钱名的货币制度,铸行“通宝”钱币。“通宝”很好理解,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而开元,毫无疑问就是开创新纪元的意思,李渊的意思是,我们唐朝包罗万象,奋发进取,一铲隋末混乱之风。这货币铭文,活生生的就一政治广告。
“开元通宝”四个字笔力苍劲,端庄俊雅。《旧唐书》记载:“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回环读之,其意亦通。”
也就是说,这四字儿无论你怎么回环读,都是夸我们唐朝呱呱叫的。而欧阳询用篆、隶、楷三体杂糅的书体来书铭文,既遵循了北朝后期及隋朝书法的复古之风,又有所创新,真的是很“唐朝”。
钱文本身包含的书法艺术愈加引起艺术家和考古学家的注意,北宋货币大观通宝,是由徽宗赵佶御题钱文。据传,苏东坡在宋神宗时期曾经书写过“元丰通宝”的钱文。
随着经济发展和行政秩序的规范,到清代,古币背左满文是宝,右满文是每个造钱局名,其实就有点类似今天的形制,币面不仅有了额度,还有了发行机构。
钱币背后,藏着历史的兴衰成败
南朝陈宣帝陈顼太建十一年(579年)铸行“太货六铢”,钱文中的“太”字比以往写法多出一个点,犹如泪水滴涟;“六”字,如同一人形,其双脚呈八足开,双手作叉腰状,俨然是在叉腰哭泣。南北朝时凡哭丧者皆作站立叉腰状,在当时百姓认为此钱是在“叉腰哭天子”,乃“丧钱”,为不祥之兆。奇怪的是,陈宣帝陈顼真的就在一片哭声中驾鹤西去了。之后,他的儿子陈叔宝继位,乃一大昏君,后被隋军俘虏,自此陈国被灭。
一到乱世,缺少规范统一的行政秩序,铸币往往“百花齐放”,花样繁多。周元通宝始铸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是五代时期铸行最多的铜钱。
当时,因战事频繁,本来资源就贫乏的后周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百姓为了购买别的国家的粮食,导致后周货币大量外流。铸钱需要铜材,周世宗柴荣情急之下,下令毁佛铸钱。此举遭到佛教徒和文武百官的反对。
钱币在当时的唯一功能,是充当等价物流通,然而,南宋名将刘光世却用钱币来“打仗”。他了解到金军思乡心切,希望北归,于是铸造金银铜钱,上面写着“招纳信宝”四个字。俘虏敌人不杀害,命令手持铜钱回营招降。
有想归顺的,到江边执钱作为信物。前来归顺的络绎不绝,一时间,金兵士气涣散,逃走者不计其数。后来,此事衍生出成语“招降纳叛”,原意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在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元朝末期,各地的反抗活动风起云涌,其中,尤以红巾军的势力最为强大。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自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正面文楷书“龙凤通宝”,钱背光而无文。钱币的正面“龙凤通宝”四个字中的“龙”字,最后一笔比较短,而“凤”字下面同时又长了一点,有人以为这是在铸造钱币时的失误,其实这是一种习惯而已。
“龙凤通宝”并不能“龙凤呈祥”,后来红巾军军力分散、内部不和,几年后韩林儿被朱元璋率军挟至安徽滁州安置,最后溺死于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