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记述曹操墓被盗经过:发现众多殉葬女尸

[ 历史故事 ]

但是这种美景并没有持续太久。转瞬间,这些女尸都化为灰尘,委顿于地。石屋很大。走到里间,只见中间放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个老年男子,他就是曹操——

  清朝同治年间,河北磁县曹操七十二疑冢周边有个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名叫朱伢儿。由于无依无靠,他只好以给地主家牧羊为生。有一天,朱伢儿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这彭村,也叫彭城村,古时曾是一个人工湖泊,三国时曹操将其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此操练水兵。后来由于长年不疏浚,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朱伢儿在这里打柴,突然在高高的蒿草丛中发现了一座大墓,墓前侧卧一块石碑。朱伢儿不识字,又觉好奇,所以就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来辨认。私塾先生一读碑文,原来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于是,他们便告知磁州县衙门。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但是奇怪的是,当他带人拨开杂草时,那座大冢已是无影无踪。县令十分生气,认为私塾先生欺骗了他,命士卒将他打了三百杖,而那个少年伢子,却从此再也未有下落。

  前面已经讲过,宋代诗人俞应符针对曹操七十二疑冢,曾设想了一种办法:“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可惜的是,这种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自元明之后,这些陵墓相继被盗,但曹操尸体仍未找着。这就应了鲁迅所说的话:“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

  年月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该文说,“七十二疑冢”实际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而墓的确切数量非座,而是座。这篇文章的全文如下:

  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而是。

  磁县地处冀南,周围方圆多公里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墓冢。《三国演义》第四回记载,曹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其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这些“曹操疑冢”进行了多次调查,根据多处墓志铭和墓形建造结构以及壁画、陶俑、古币等器物考证表明,从年到年,先后有东魏、北齐在磁县、临漳邺镇一带建都,其间历代皇亲国戚、天子朝臣葬于此地,逐渐形成了大型古墓群。

  另据磁县出土的墓志看,墓的主人也均为北魏、东魏、北齐时人,所以《磁县志》这样记道:“民国以来,经人盗掘者多有墓志,都是北朝时的王公要人……疑冢之说不攻自破。”

  至此,关于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的故事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随着七十二疑冢的神秘色彩的日益消退,另一个围绕漳河的神秘故事又将展开。在疑冢之说破灭的同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于地上,而是造于漳河河底。

  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证据是,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称帝后,曾写过一份题为《止临淄侯植术祭先王诏》的诏书,其中写道:“欲祭先王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

  后人多有赞同此说的。如清人刘廷琦曾作过一首《铜雀妓》诗,诗云:“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主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望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

  清人沈松在其《金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叙述了一段发生于漳河河底的轶闻,来证明此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顺治年间,漳河发生干旱,河水枯竭,沙床裸露。一天,一个捕鱼人在河床的水洼内捕鱼。突然,他发现河床上露出了一块大石板,石板的旁边有一条裂缝,勉强可进一个人,捕鱼人向洞里一看,洞道很长,深不可测。他想,说不定这里面有鱼。于是,他先将两脚伸入洞隙,再紧缩身子,钻了下去。进去后,约走了数十步,他被面前的一个大石门挡住了去路。他用力推门,但门纹丝不动,无奈之下,他返回了地面。这件蹊跷的事令渔夫很激动,他回去后就告诉了左邻右舍。大伙儿听了,认定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于是约定第二天一块去看看。

  第二天,他们依次来到大石门前。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大石门终被推开。大家涌到门口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石屋内尽是美女,一个个姿色绝伦,倾国倾城。她们有的坐着,有的互相倚着,还有的躺卧着,分列两行,一个个栩栩如生。但是这种美景并没有持续太久。转瞬间,这些女尸都化为灰尘,委顿于地。石屋很大。走到里间,只见中间放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个老年男子,头上戴着官帽,身上穿着朝服,像是一个王侯。在王侯的石床前面,立着一个石碑。渔人中有识字者上前一看,原来这个戴着官帽、穿着朝服的死尸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他们看来,曹操是个白脸奸臣。于是捕鱼人拿起鱼叉、棍棒对着尸体乱打乱戳,以发泄心中之愤。

  在叙述的最后,沈松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漳河河底的墓室之中,那些美女是被活生生憋死以殉葬的。由于墓室内地气凝结,所以一打开石门后,她们看上去像刚断气的人一样,但是渔人进室,泄漏了地气,所以一进去就化为灰尘了。只有曹操是用水银殓尸的,所以其肌肤并没有腐烂。

  就在人们对沈松的叙述的真实性还未来得及验证之时,另一位清人蒲松龄又在其《聊斋志异》一书中,写到了河底发现曹操陵寝的故事,但这次不同的是,他写的地点是许昌,而非临漳。文章写道:

  许昌城外有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人闸其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碑,字皆汉隶,细视则曹孟德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沈松所述之事,虽传得有鼻子有眼,但却经不起推敲,所以只能是一种传说;而蒲松龄向以虚构见长,加之地点又多有不符,所以其故事的真实性无疑要大打折扣。基于以上原因,曹操的陵寝是否一定在漳河附近尚难定论。

  关于曹操安葬的地点,后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位于铜雀台正南公里的灵芝村。乾隆五十二年(年)写成的《彰德府志》上就明确标着,魏武帝陵在灵芝村,而在其南,紧邻着甄后的朝阳陵。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