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凭诗识人才

[ 历史故事 ]

王安石去世13年后,“熙宁变法”的干将曾布在元符二年(1099年)十一月对宋哲宗说:“士人有一善可称,不问疏远、识与不识,即日召用。诚近世所无也。”意思是王安石当宰相时用人不讲关系,只要士人有“一善”之处,立即“召用”,近世没有人像他这样做。

的确,不管是任宰相之前还是之后,王安石都以识贤拔能为己任,举荐拔擢了许多人才。他不仅凭能凭绩荐人才、用人才,而且能凭诗识人才。

嘉佑三年(1058年)的一天,担任江东提刑的王安石来到庐山东林裕老庵,看到一个30来岁气宇不凡的青年在庵前的一棵老松树上题了一首诗,“绿皮皱剥玉嶙峋,高节分明似古人。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装添景物年年换,摆捭穷愁日日新。惟有碧霄云里月,共君孤影最相亲。”这首诗以松自比,写出了老松的品节、胸襟、气魄、意愿,写得很有气派,借咏赞庵前老松,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王安石非常赞赏,当即与这个才子攀谈起来。在攀谈中,得知才子名叫王韶,江西德安人,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现任新安主簿,很想干一番事业。王安石觉得王韶志向远大,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与他结为知己之交。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入朝主政,王韶也因离开建昌军幕僚之职,游历陕西,采访边防事务,大有所获,上《平戎策》三章,提出收复河(州)湟(州),斩断西夏右臂,进图辽、夏的主张,王安石非常赞赏,把他推荐给宋神宗,提拔为主管与西夏相邻的边境地区的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但他的主张受到上司压制,大志难伸。王安石便将其上司调走,让王韶担任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竭尽全力支持他在边境屯田、整军,开设市易务、兴办学校、招抚蕃人,攻打与西夏勾结的蕃族顽固派,收复吐蕃故地。熙宁七年(1074年),经过两年多的进军、剿抚,王韶率军翻过露骨山,突袭吐蕃大营,拓地两千余里,先后招抚了于龙珂、木征等吐蕃大首领,占领了5个州,控制了大小羌蕃30余万帐,人称“熙河大捷”,并生擒木征,送往京师。熙河之役的胜利,恢复了安史之乱前中原王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基本达到了斩断西夏右臂之战略目的,振奋了国威和军威。熙河大捷后,王安石又劝神宗提拔王韶,成为朝中大臣。

王安石担任江东提刑时,曾来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巡按酒务。一进酒务厅,只见屏风上写着一首七绝:“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诗的大意是: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别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话语,那一定会惹人奇怪。于是一个人拄上拐杖带一壶美酒登芝山去吧。这是诗人在表示自己的品格和道德观,风格优美、清丽。王安石非常喜欢,忙问是谁写的。当他得知作者是酒监右班殿直刘季孙之后,便立即召见了他。经过交谈,才知道刘季孙原来是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之战中宋统军大将刘平的幼子。刘平死于西夏,刘季孙受父亲余荫做了正九品的右班殿直武官。刘季孙性格豪迈,文武全才,却出任小小的九品酒务俗吏,实在是有些委屈了他。但刘季孙的诗却没有筋骨尽露的浅躁之气,而是襟抱开阔,气度雍然,表明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王安石很赏识他的才学,并对他怀才不遇表示慨叹。他回到旅馆,恰好郡学学生拿着状子站在庭下,请求他派遣官员去管理郡学,于是他当即决定让刘季孙当郡学主管。宋代重文轻武,王安石新委任一个武官执掌一州州学,消息传出,立即舆论大哗,但他没有理睬。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季孙出任此职确是最佳人选。

卢秉是浙江德清的一个才子,皇佑元年(1049年)考中进士甲科(前五名),担任吉州推官,在州县沉浮近20年,无人知晓。任满后,他来到京城等候调动,可由于不愿拉关系走门路,等了许久,还是得不到调用。他烦闷,就借酒浇愁,并在旅馆的墙壁写一首诗:“青衫白发病参军,旋籴黄粱置酒樽。但得有钱留客醉,也胜骑马傍人门。”以此抒发心中的苦闷和感慨。一天,王安石来到这家旅馆读了这首诗,觉得作者虽是发牢骚,但透露出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丈夫气概,就说:“这恐怕不是一个庸碌之辈!”当时朝廷开展变法,要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就预先选中卢秉进入条例司担任官员。后来,卢秉理财有方,被提升为制置发运副使者、渭州知州,又因与西夏作战有功,晋升为宝文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成为颇有建树的朝中大臣。

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着名文学家黄庭坚考中进士后,担任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县尉,一直干了4年。县尉工作很辛苦,他在《新寨》中云:“一梦江南据马鞍,梦中投宿夜阑干。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俗学近知回首晚,病身全觉折腰难。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写无日不奔波于道途中,往往至夜间始解鞍休息,饱尝风霜劳苦,但又不愿“摧眉折腰”去求人,遂后悔所学,有归隐之思。后因其中“俗学近知回首晚,病身全觉折腰难”诗句传到开封,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看了击节叹赏,认为他不是“奔走俗吏”,而是“清才”,遂提拔他入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掌管“北京国子监”教育,后来又得到文彦博和苏轼的赏识,名声开始传播四方。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