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畈是大别山里一个贫困村。通过近些年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多数贫困人群得以脱贫致富,仅剩一户叫朱全忠。这个朱全忠,有一个朱大嘴的绰号。这绰号一是说此人嘴大,好吃能吃;二是说他话多,爱叨叨。朱大嘴一家四口人,老婆腿脚有些不便,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皆未成年,在上小学。
三年前,县里下派到金田畈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姓许名慎,兼村党支部书记。许慎来了以后干了不少实事,比如争取创业物资。
按说这位小许书记已经干得很不错了,但还是有人向县里写了投诉信,状告他的种种不是。写信的人便是朱大嘴。朱大嘴在信中说,许书记扶贫不公正,对贫困户有的重视有的轻视,扶贫资金有的发有的不发,是看人下菜碟,以权谋私。
信寄出去后却一直没有下文,也没见上级来人调查处理许慎。许慎依然不给朱大嘴发补贴、办贷款,甚至连家家都有的一些帮扶物资也没朱大嘴的份,这让朱大嘴忿忿不平,更是逢人便说许书记的不是。
其实许慎之所以没给朱大嘴发创业补贴、办贷款,是因为不管是钱还是物资,只要一到了朱大嘴的手上,过不了几天就没了。这个朱大嘴好吃懒做,手上只要有点钱,马上就会上集去买些好吃的花掉。不光钱存不下来,就连村里发的芝麻种、黄豆种、蚕豆种都让他炒炒吃了。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这样的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谁也没辙!
有一次,朱大嘴到村部找小许书记申请补贴和贷款,结果一分钱没要到,还让小许书记数落了一顿,真把朱大嘴气了个半死。眼看村里原先与自己一样的贫困户都过上了好日子,而自己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朱大嘴心里也真不是个滋味。
世上的事要说奇也真奇。就在朱大嘴走投无路一筹莫展之际,一天早上,村里忽然来了一位外地的企业家,此人姓陈,想在金田畈投资个项目。在与村民们闲聊时,这位陈总说他的父亲曾与这里的一位名叫朱永海的人是好朋友,而这位朱永海曾帮过他们家的大忙。村民们说朱永海早已不在了,但他的儿子仍住在村里,于是便把陈总带到了朱大嘴的家里。
突然攀上陈总这根高枝,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朱大嘴异常热情兴奋,但家徒四壁,没啥可招待的,只好向邻居借了一把茶叶给陈总沏了一壶茶。
陈总倒也并不在意,便与朱大嘴闲聊,说村里的闲置土地可建一座蓝莓种植园。近些年来,蓝莓在水果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居高不下,前景可观。他说他愿意投资,希望朱大嘴能帮他负责实地监管。朱大嘴一听这话,兴奋得大嘴都合不拢了,连说可以可以。
说干就干,一周后项目就开工了。陈总偶尔过来看一眼,平日里便由朱大嘴负责。但陈总说了,朱大嘴只有施工管理权,没有资金使用权,也就是说,他手上沾不了钱。尽管如此,朱大嘴还是十分满意,毕竟有了小老板的感觉,手上虽无钱花,但陈总安排搞了个员工小食堂,吃喝就不用花钱了。
自从接了这个差事,朱大嘴想偷懒是不行了。每天得一早起床,到园子里安排员工干活,还要处理日常事务。后来为了方便,他干脆搬到园区里的简易工棚住了,几个月下来,人也瘦了不少。
一晃两年过去了,园子里的蓝莓已经结果了。这一天,陈总带了些酒肉过来,请几个平时做维护的员工一起喝一杯。酒过三巡,陈总笑着对朱大嘴说:“这个园子一共有120亩,你辛苦了两年,我划出30亩给你,算是给你的报酬。以后你就把你自己的园子打理好,估计也能够你一家基本生活了。”
朱大嘴一听,大感意外。这么一来,自己便成了这30亩园子真正的老板了!兴奋之余,朱大嘴说:“陈总,我父亲不在了,但我一直想代表家父去看望一下您的父亲,可以吗?”
陈总淡淡一笑,说他的父亲其实并不认识朱大嘴的父亲,这只是他编的一个故事。朱大嘴一听,蒙了,问:“为什么?”
陈总抿嘴一笑,说:“是有一个人让我这么编的,也是为了让我们之间的交往显得自然一些。”
“这人谁呀?”
“许慎,他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