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姚铭恩老人的院落,被省委党校下派到秀竹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唐显志满心好奇:这个破败凌乱的家除了农具与少量日常生活用品外,与其他农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到处散放着尼龙线、竹条、胶水瓶以及各色彩纸。
“姚老爹,你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啊?”唐书记忍不住询问道。
“做风筝。”
唐显志过去只知道姚家父子三人靠几亩薄地为生,没想到他们还有扎风筝的手艺。问起卖风筝的收入情况,姚铭恩一个劲儿摇头,说惨淡得很。
“到村里的食品加工厂去打工吧,这样你们父子就会有三份固定收入。”唐显志恳切地劝道。
“不。”姚老爹摆摆手,态度很明确地拒绝了。
见唐显志满脸疑惑,姚铭恩的大儿子姚思富便从床下抱出一大堆风筝扔在地上,用充满怨气的口吻说:“唐书记,你看嘛,就是为守住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父亲不允许我们出去挣钱。家里穷成这个鬼样,我媳妇受不了,十年前就带着八岁大的儿子跑了。”
“父亲就是个死脑筋,顽固得很!”他兄弟姚思贵也在旁边随声附和。
姚铭恩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两个混账东西,给老子记住,再穷都必须遵守祖训,休要三心二意!”
唐显志更加疑惑:“这家人为什么要甘守清贫呢?”他不禁刨根问底起来。
姚老爹一边削竹条一边道出缘由。
原来,在姚老爹出生的那年,家里青黄不接。爷爷姚世安只好带着父亲姚耿忠到省城,想通过打短工谋条生路。可是,连续几天都无事可做,身上仅有的钱粮也消耗殆尽。一天夜里,父子俩有气无力地躺在一户汪姓人家的屋檐下。汪家人见他们可怜,便招待了一顿饱饭并安排在厢房暂住一夜。隔壁间住着汪老太太和丧母不久的小孙子。半夜,老太太在照看孙子时不小心将油灯打翻,引发火灾。听见呼救,姚世安父子迅速冲进去救人。烟火弥漫中,姚世安背起汪老太太就跑。姚耿忠抱着婴儿跟在后面,不料,一根房梁倒下砸断了他的左腿。姚耿忠忍着剧痛爬出房间,孩子安然无恙,自己从此却成了瘸子。汪家出重金酬谢救命之恩,姚世安父子婉拒道:“救人于危难之中当属本分,不为图财。”汪家人感激不尽,便将祖传的风筝制作技艺传授给了他们。
后来,姚氏一直靠着风筝手艺补贴家用。为铭记双方的恩德,姚、汪两家商量,分别给自家孙子起名为“姚铭恩”和“汪铭德”。两户人家时常走动,直到汪家移居海外才中断来往。
真相终于揭晓,唐显志被姚家的感恩与坚守深深感动了。他拿起地上的风筝认真打量,发现这些风筝造型各异、独具匠心,其“扎、糊、绘”的功夫特别精湛。
“不能让这么高超的民间技艺就此消失!”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唐显志心中升腾。他抱起风筝,对姚老爹说:“别发愁,我会想办法的。”然后大踏步向外走去。
唐显志将姚家风筝带到省风筝协会请专家鉴定。他们对其技术与艺术方面的独特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为“姚记”风筝技艺申请非遗。
听到唐显志从省城带回的好消息,姚铭恩激动得语音颤抖:“我姚家若真能将风筝技艺发扬光大,不仅能告慰祖上,也是对过去恩人最好的回报啊。”
为了“姚记”风筝的发展,唐显志不辞辛劳。通过调查,他查清了姚思富媳妇的下落,原来,她们母子就住在娘家,儿子都十七八岁了,正在读高中,成绩还不错。媳妇在打零工供孩子读书,日子过得也很拮据。
唐显志找到母子二人,说清了姚家的现状,劝她们回姚家。母子二人这些年过得也很辛苦,听了以后立刻同意了,但又担心姚家不肯原谅,唐显志拍拍胸脯说:“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见到长大成人的孩子,姚家父子感慨万千,涕泪横流,看到媳妇,却怨恨未消,拒不相认。唐显志耐心地劝解姚家父子,说林氏当年离家实属贫困导致的无奈之举。现在回来,对姚家是件大好事,姚家的风筝技艺从姚世安算起,就有了第五代传人。未来发扬光大姚家的风筝艺术,只怕还要靠他们呢!姚家父子被打动了,同意他们母子回家,一家人洒泪重聚。
自从“姚记”风筝被列为非遗项目后,姚思富与姚思贵不时通过省风筝协会外出参观学习,其风筝技艺在创意、设计、选料、扎架、彩绘、糊面、试飞、总装八大工艺流程上不断提升。尤其让姚家骄傲的是,在大学攻读设计专业的孙子,通过网络销售渠道,推出风筝“个性定制”,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扎裱造型、配色绘画。这项别出心裁的业务很快火爆起来,许多顾客将个性风筝当作了表情达意的特殊礼物,用以放飞自我或者馈赠亲朋好友。特别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时候,“姚记”风筝的订单更是数量猛增。
一天,姚老爹摸着不断鼓胀的钱包,望着破败的院落,喜忧参半地对媳妇说:“咱这房子该重修了。唉,风筝生意太好,一直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