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打算盘,根本不看算盘珠子,两眼只管盯着账本,右手五个手指就像吸铁石,吸着那些算盘珠子在他手里上下飞动,发出悦耳的声音。最后那一下,故意缓一缓,再“啪”的一声结束。头一仰,撇撇嘴,一脸豪横。
想当年,老父亲为了逼迫一肚子耍心的老郑(那时还是小郑)学打算盘,手提着尺子站在他身边,他一住手就给他一下子,他的右手很少消过肿。等手消肿了,老郑盲打算盘的绝技也练成了。老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咱打算盘,那是下过血本的。”当然血本没白下,他成了全镇打算盘算账最厉害的高人。
至于计算器,那玩意儿,老郑从来不碰。就有新参加工作的小青年不服气,别人用计算器,老郑用算盘,现场比赛算账,结果被老郑甩下了半条街。
老郑很看重自己算盘上的功夫,为了保持大脑清醒,从不敢喝酒。有时镇里来人非陪不可时,便喝一小口,手一抖,就势洒在肩后衣服上。老郑还给这躲酒的妙招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乾坤大挪移”。当然,喝酒的人都看到了,但老郑是老会计,又有这样的绝技,也就装作看不见,一笑而过。
那天,镇农经中心杨主任和村书记一起找老郑谈话:“你到了年龄,镇里决定让你退下来。你啊,安心在家享福吧。”
老郑一下猝不及防,这一过60岁就不让干了?虽然不情愿,还是配合交账。杨主任明白他的,说:“老郑啊,你这个老党员,觉悟就是高。”
老郑心里说:“咱不光觉悟高,而且几十年没错过一笔账,哪个村的会计能与我比?”
移交最后一年的账目时,农经中心的年轻会计对杨主任说:“这账不对。”
老郑一下子发飙了:“我打了几十年的算盘,能算错账?”杨主任知道老郑的脾气,也知道他打算盘的功夫,根本不相信他会算错账,就亲自核查了一遍,还真不对!
老郑急了,他取过算盘,往左手吐口唾沫,两眼看着账本,右手拨打算盘珠子,就见那些算盘珠子在他手下急速飞动,发出悦耳的声音,几个人看得走了神。按老郑打算盘的习惯,最后那一下,要故意缓一缓,节奏就出来了。但这次,他的那声“啪”,显得有些沉重。响过之后,老郑两眼直直的。
众目睽睽,老郑的老脸通红,这最后一年的账有1960元的亏空。老郑一拍大腿:“那张1960元的票据与我的出生年份一样,我印象很深,肯定能找出来。”
老郑的艮劲儿上来了,在会计室折腾了三天。老婆心疼他,说:“你60多岁的人了,身子骨不撑啊!不就千把块钱吗?反正你有几份垫付的钱还没有处理,用这个顶了不就齐了?”
老郑火冒三丈:“用我的钱顶了,那不就是我贪了?我是这样的人吗?人不混账,账不混人,这个账我一定要弄清楚。”
老郑又在会计室里查了两天,还是没有眉目。杨主任打来电话,让他抓紧点儿,毕竟不能拖太长时间。
老郑擦擦汗,盘算了一会儿,丢下算盘来到老宅里,里边放了一些竹子,编竹器用的,他还有这个手艺,农闲时挣点儿钱。老郑劈竹子、裁竹条,开始编一种叫“提盒”的可以组合的竹器。岁数大了手抖,眼也不太好,编了一天带半夜,才大功告成。
第二天,老郑带着这件“老古董”,坐公交车来到县城,直奔老牛的住处。老牛和老郑是同一批的会计,去年不干了,到城里帮女儿看孩子。
听老郑说明情况,老牛很肯定地说:“老弟你不是那种占集体便宜的人,我去帮你看看账。”到村后,老牛把那份有问题的账本拆开,一张一张地细看,很快,找出了那张1960元的票据。原来,这张票据不知怎么回事,折成几折,隐身在账目的扎线侧。看账的人只掀开一半,不拆开根本发现不了。老牛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老郑:“这个账本还有谁能接触?”老郑说:“我明白了,是小郑这小子!”
妥了。老郑移交了账目,光荣退休。逢人就讲:“咱做了几十年的账,一清二楚,人不混账,账不混人。”村里人都说:“你算账绝对没问题!”
老郑不干村会计,清闲了许多,没事就到大街上转转。那天回家后,上衣被扯破了,脸上还有抓痕、血印子,老郑却笑嘻嘻的。
老婆吓坏了,说:“你这是怎么回事?”
老郑没有言语,倒了一杯酒,“嗞”一声喝了一口,习惯性地想往肩后倒,又一停顿,一仰头,一口喝干了,把酒杯用力地往桌上一顿,说:“爽!”
老婆不放心,伸手摸摸他的头,说:“你怎么了?中邪了?”
老郑示意老婆坐下,说:“你知道我交账时那一千多块钱的票据是谁干的?”
老婆一脸不屑,说:“都知道啊,除了小郑,还能有谁?他接了会计,这钱就是他的了。我说你这个门里,怎么出了这样的人?”
老郑点点头:“这小子,我差点儿被他糊弄了。把我躲酒的‘乾坤大挪移用在了做假账上,这要是让他干会计,咱村的钱还不让他贪污了?我到镇里反映了他,上边不让他干了。这小子没处泄愤,就装醉与我打架,在我身上赚了点儿便宜。”
女人慌了:“你这个岁数,肯定吃了亏,伤得重不重?”
老郑眯上眼,一脸笑:“集体不吃亏,咱吃点儿亏心里也顺。没事的,咱会’乾坤大挪移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