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在期盼中如约而至。
一到春天,高良村的孩子们放了学就在晒场上放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哥哥教给小亮的古诗,描述古代孩子们放风筝的事。此时,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飘扬,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成了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亮站在晒场边,手里拿着一只猫头鹰风筝,神情落寞地看着同伴们放风筝。有孩子看见小亮了,远远地喊他:“小亮,过来呀,放风筝啊。”
小亮摇摇头,一动不动。
晒场上的孩子越来越多,天上的风筝也越来越多。一只只造型灵动、色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突然,小亮眼神一亮——他看见哥哥在放风筝。哥哥的风筝,是一只猫头鹰风筝,一根长长的线,牵引着风筝,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所有的风筝中,哥哥的风筝飞得最高最稳。
小亮看见哥哥,惊喜地大喊:“哥哥——哥哥——”挥舞着手中的风筝,朝哥哥跑去。
小亮跑近了,可哪儿有哥哥呢?放风筝的孩子中,没有一个是哥哥。原来,是幻觉!小亮失望地站在旁边,看着别人放风筝。
晚上吃饭时,小亮很想告诉妈妈,今天在晒场上差一点儿看见哥哥了。可话到嘴边,小亮没说出口。他怕妈妈难过。每次,小亮问妈妈:“哥哥呢?哥哥去哪里了?”妈妈总是不说话,转过脸去抹眼泪。有时,问得多了,妈妈只说一句话:“哥哥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很远很远的地方?很远有多远?妈妈不告诉小亮,一如她从不告诉小亮爸爸去了哪里一样。
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是妈妈说的。
邻居说,小亮的爸爸为了救人,被河水吞没了。可妈妈说,爸爸去了外地,去了很远的地方。等我们都老了的时候,等我们也去了那个地方的时候,就看见爸爸了。
去年暑假,表哥来到小亮家。表哥读初中了,会制作风筝。兄弟俩就缠着表哥教他们做风筝,他们不会做。每年春天,他们只能站在晒场边,羡慕地看着别人放风筝。表哥一步一步地教他们做风筝:拿一张厚纸,做风筝的身体;剪去纸的四个角,变成一张菱形的纸;将两条竹棍连在一起;在菱形的每一个边角扎四个孔,每个孔都穿过线绳,线绳绕在竹棍上;竹棍的两头系上线绳,然后绑到中心挂线的那根长线绳上;将纸的边角系到一起,形成尾部。
“要做什么外形的风筝?”小亮说:“猫头鹰。”“为啥做猫头鹰?”表哥问。“因为猫头鹰是益鸟,吃田鼠。”“好,就做猫头鹰。”表哥说。
风筝做好了,没到春天,兄弟俩就到晒场上放起风筝来。暴烈的太阳下,他们跑不了几步,就满头大汗。可兄弟俩很兴奋,浑然不觉夏天的酷热。
春天来临的时候,小亮和哥哥拿出猫头鹰风筝,发现风筝坏了,飞不了。怎么办?重新做一个吧。做好了风筝,小亮说,猫头鹰要涂上颜色。哥哥翻书包,可里里外外翻了个遍,没找到颜料。原来,今天上美术课,颜料落在教室了。
哥哥一个人跑去学校拿颜料。这一去,哥哥再也没有回来。
从村里去学校,要经过一段乡间路,一片庄稼地,一丛竹林和芭蕉林,拐过弯,到了河边,过了河,不远就是学校。晴天时,河水不大;一下雨,河水就暴涨,浊浪翻滚。每次上学放学,都有老师接送学生过河,平时,不允许学生单独过河,怕危险。
哥哥出去后不久,下起了倾盆大雨。天都黑了,哥哥还没见回家,妈妈从地里回来,一问,小亮说哥哥去学校了。妈妈急得雨衣都没披,就跑了出去。
一直到深夜,小亮也没见妈妈和哥哥回来。那天晚上,一直下着雨,像眼泪一样无声无息。
从此之后,小亮再也没有见到哥哥。小亮一个人玩,一个人睡。他想哥哥,晚上常偷偷地捂着被子哭。小亮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孤独地看着村口发呆。
这年,小亮四岁。
一年后,在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建了一座水泥桥,孩子们上学不用再涉水过河了。
又一个春天来到时,小亮没有拿出猫头鹰风筝去放,它静静地挂在墙壁上。猫头鹰的眼睛、翅膀和羽毛,涂上了深褐色。那是小亮涂的。
一天,小亮出神地看着猫头鹰风筝时,突然发现,猫头鹰的眼睛有一滴泪水。小亮惊讶万分,飞跑着去告诉妈妈:“妈妈,猫头鹰风筝流眼泪了!我看见猫头鹰的眼睛流眼泪了!”
妈妈一愣,想了想,笑了:“傻孩子,那是因为梅雨天,空气潮湿,水珠凝结在猫头鹰眼睛上的。”
“不!一定是猫头鹰在流眼泪!这是哥哥做的猫头鹰风筝,它和我一样,想哥哥了,所以,它流眼泪了!”
这一次,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哭了,失声痛哭。这么多年来,妈妈第一次当着小亮哭,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悲痛,泪如雨下,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