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窝有妙计

[ 现代故事 ]

蔡小伟是90后,大学毕业后如愿考上了公务员,领导派他去山沟沟里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使命,蔡小伟心里发怵,担心自己经验少,完不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蔡小伟被安排的扶贫点是噶尔县门士乡门士村,这是个典型的畜牧业村,村里人世世代代跟牦牛、羊群为伴。蔡小伟一路颠簸,看着手中的材料,想着该如何让这个连名字都读不顺口的村子脱贫,心里还真没个底。

村里人听说城里派了扶贫干部过来,都好奇地站在村头迎接,最积极的要数巴桑大叔。巴桑大叔五十多岁,年轻的时候读过书,也曾走出过大山,见过世面,但后来生了场大病落下了腿疾,只得回村,日子过得很清贫。这几年看着山下其他村靠着政府的好政策,过上了红火的日子,他也眼热得很。这不城里来人了,总算是看到希望了。但看到蔡小伟的时候,巴桑大叔眼一斜头一歪,拍拍屁股扭头就走了。村里人也都觉得这个城里来的白净少年哪有什么本事带大家脱贫。

蔡小伟也不敢含糊,第二天就召集村干部一起商量脱贫的事。别看蔡小伟工作经验少,但对扶贫政策还是做足了功课。他说:“各位,咱村的情况我了解,咱们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确实也能过活,但最近几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在山上的生态条件已经不适合居住,咱们可以整村搬到山下更宜居的地方发展。”蔡小伟的建议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但是如何搬迁,大家七嘴八舌说不出个方案。有些话被猫在门口的一个人听了个仔仔细细。

一个月后,村里召开大会,蔡小伟将易地搬迁的方案跟大家做了解释。“乡亲们,我们已经争取到了易地搬迁试点村的名额,政府给咱在山下建造一个新村庄,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配套设施都比现在好得多,而咱们每户只要拿出一万块,就可以搬进新家过好日子。”蔡小伟原以为这个好消息乡亲们听了都会高兴,没想到底下听了他的话一片唏嘘。“我们不同意搬迁,咱们世世代代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还要我们花钱。再说了,搬到了山下我们靠什么生活?”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巴桑大叔,“是啊,山下也没地方给我们放牧,我们不搬。”随着反对声音越来越大,蔡小伟只得先暂缓此事,看来这“挪窝”的事,是个持久战了。

又过了一个月,蔡小伟再次召开大会,这次他做足了准备,先是播放了一则易地搬迁成功案例的宣传短片,又把山下政府规划给门士村的土地周边环境进行了介绍,最后把建成后的新村庄效果图和配套功能展示给大家。他明显感觉到村民们的表情“由阴转晴”。果然这次会上搬迁的事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并且约定一周后签署搬迁协议。

到了签协议的时候,蔡小伟等了一天却没一个人来。快到黄昏时来了个村干部,对他说:“蔡书记,你别等啦,今天是不会有人来签协议的,搬迁的事咱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是怎么回事?开会时大家不都答应得好好的么,是出了什么变故吗?那人往四周瞄了一圈,低声说道:“可别说是我说的啊,这几天村里人都在传,咱村搬迁是因为咱这山里有银矿。”

“胡闹!这种假消息究竟是谁编造出来的!”蔡小伟想到这么多天的努力还敌不过一个谣言,气就不打一处来。那人努了努嘴,正是巴桑大叔住处的方向。蔡小伟当即就跑到巴桑大叔家跟他理论。“巴桑大叔,您在村里也是受大家尊敬的人,怎么可以编造山里有银矿的谣言阻碍大家搬迁呢?如果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跟我提,但脱贫是大事,您也希望过上好日子吧?”

巴桑大叔说:“我编造谣言?难道你说的话就不是胡编乱造么?你说建新村庄就能建?我前几日去山下看了,那里根本什么都没有,我可不上你的当!”蔡小伟没想到巴桑大叔还挺有想法,就耐心跟他解释:“巴桑大叔,建造新村庄是有规划一步一步来的,需要走各种手续,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搬迁协议签了加快进度。”巴桑大叔还是不信:“你口说无凭,要么你给我们写个保证书,盖那个‘红戳戳我就信你!”目前搬迁方案尚在完善阶段,相关事宜还得一步步来,蔡小伟还真给不了巴桑大叔这个保证。

为了给村民们证明“新村庄”是实实在在的事,蔡小伟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真正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的,是山下的挖掘机开始“轰隆隆”地平整土地了,这意味着新村已经开建,银矿之事自然不攻自破。这下村民们开始争着要签协议,只有巴桑大叔还是无动于衷。

这天,蔡小伟带着一篮子鸡蛋来到巴桑大叔家,巴桑大叔冷冷地说:“蔡书记,村民不是把协议都签了么,你还来找我干啥?”蔡小伟笑着说:“巴桑大叔,您不是还没签嘛,我来问问您有什么困难。”巴桑大叔拖着不利索的腿挪到蔡小伟跟前说:“我要真有困难,你能解决?”蔡小伟笑了:“巴桑大叔,我解决不了,但是政府可以解决啊,您的情况我早就跟村委会了解过了,按照特困户补贴的相关政策您的搬迁费用已经减免啦。”啥?巴桑大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有这样的好事?其实他迟迟不肯签协议的原因也在于此,他一个有腿疾的孤老头,家徒四壁实在是拿不出这一万块钱,所以他才想出了银矿的谣言想让政府多补贴些,没想到小蔡书记不但没跟他计较,反倒帮他想办法。

搬迁的事情顺利落实了,但搬迁后山下的水草不适合放牧,一村子人的生计又成了问题。这天,蔡小伟正在办公室写材料,突然,巴桑大叔背着一箩筐东西走了进来。他放下箩筐,搓了搓手说:“小蔡书记,你忙着呐?我家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去山下采了些草药送给你,就当谢谢你为咱村忙里忙外的。”蔡小伟不好意思地说:“大叔,您太客气了,政府派我过来就是帮助大家脱贫的,我做的都是分内的事,谈不上谢!”说完,他往箩筐一看,不知道这像百合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便问道:“大叔,这是什么草药?”“哦,这是贝母,你不太适应高原气候总是咳嗽,把这个熬来吃可以生津止咳。我以前认识一位藏医朋友,教过我一些药理知识,后来我得了风湿病没钱买药,他就带我去山下的温泉让我每个月都去泡泡,对治疗腿疾有效,这几年我就每个月等有车下山赶集时顺道稍我去,后来我就发现那附近还有些野生草药,就一齐采些回来,这贝母也是在那里采的。”突然,蔡小伟灵机一动,问道:“大叔,您说的那地方离咱新村庄规划地远吗?”巴桑大叔想了想说:“大概一百多里吧。”就这样,一个想法从蔡小伟心中生出。

三年后,在优秀脱贫干部表彰大会上,蔡小伟作为落实“易地搬迁”脱贫成功案例的代表上台交流经验。在宣传片里,一栋栋崭新的藏式民居整齐排列,村委会、活动中心配套设施齐备,周边医院、学校、市场也一应俱全。最让他值得骄傲的是,当地开发了以“贝母”为主要产品的藏药产业和药用温泉度假村,村民们通过种植藏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易地搬迁和特色产业,真正让门士村的藏族同胞们过上了好日子。蔡小伟讲完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其中笑得最灿烂的正是巴桑大叔,他现在可是藏药园一名光荣的护林员,蔡小伟的“挪窝”妙计圆满成功!

补充纠错
上一篇: 拼车奇遇
下一篇: 我要当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