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晚清名臣。
可如果说仅仅知道他是晚清名臣,似乎又显得有些苍白。
不管他是李章铜也好,渐甫、少荃也好,又或是仪叟,省心。世人无法忘记的是他那谥号文忠,被人尊称的李合肥,李中堂。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还是文华殿大学士。
他的一生,颇为传奇。
经世之学之道
早期的他少年聪慧,李仿仙和徐子苓成为他的老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他思想启蒙人倒是湖南大儒曾国藩。也正是因为曾国藩,他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为他日后一生事业和思想基础奠定了经世之学之道。
湘军幕僚
因为曾国藩,他成为了湘军幕僚。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有说法说,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因为他是以书生带兵。
组建淮军
之后,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为顺应安徽的形势发展,张树声向曾国藩、李鸿章上了一道禀帖。就这样,淮军就这样慢慢的建立了起来。从最初张树声招募的合肥西乡三山诸部团练,到同治元年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李鸿章可是一路风光,但同样受形势严峻所迫。
奠定地位
在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组建的淮军抵达后,正遇了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上海。那么,能不能够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对李鸿章而言是很大的考验。尤其当时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希望指望外国雇佣军抵御太平军,对洋人百般献媚。自然,洋人对上海“中外会防局”不放在眼里,甚至对淮军也是不屑一顾。李鸿章,为改变这样的局面。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有道是:“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正应证了李鸿章的雄心壮志。
在上海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位曾国藩的学生,在一系列的人事、军制、军费、对外关系上一步步成长起来,为他日后埋下了更大伏笔。
李鸿章发家记
之后的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到平定捻军;从大兴洋务运动成为洋务重臣,到用“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的态度,以“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处理一系列外交事件;又或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让李鸿章意识到建设海军的必要,到晚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从客观角度来讲,他的一生,注定是两极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虽然洋务图强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事实;虽然不平等条约他也曾经据理力争。但毕竟国家是羸弱的,他对国家是有益的。
但是,也不能否定李鸿章,因为错误决策,令后人多加诟病。比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了疆防;比如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比如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又比如那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一系列的事件加起来,让他在洋务运动和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的悲剧。让他功劳大打折扣。
但是平心而论,李鸿章一个“守困”的特点,忍辱负重、舍小保大、变弱为强如韧劲一他为了守住自己而建立功名,为了守住江山而不辞辛苦。从本质上讲,李鸿章是晚清一个关键性的枢纽式人物,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我们看到守身、守国的重要性。
这也正是:
为什么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为什么曾国藩评价他:“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为什么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他能够成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与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的卓越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纵观清王朝末年官场黑暗一片,腐朽溃烂,派系林立,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李鸿章能够在在晚清官场活跃年之久,虽然屡遭危机,几经沉浮,却始终能够位极人臣。除了自身政治因素,懂权变之术,深谙为官之道。又如何离得了他背后的庞大关系网?虽然这个关系网内部虽矛盾重重,但在涉及共同利益时却能联手对外,以求共存共荣。
我们可以看到,在李鸿章的身上,他的政治生涯就是一段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谁说又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