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八路军裁军,毛泽东拍板精减20余万

[ 历史故事 ]

  年底中共采纳党外人士李鼎铭的意见,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拉开大规模精兵简政的序幕。其中,决定“精兵”余万,占当时总兵力万的一半。

  “精兵简政”曾被疑动机不良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从年开始,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年进入极端困难时期。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中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参加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无党派人士李鼎铭等人,在提案中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主义”。李鼎铭等人的提案出台后,引起参议会的争论。有些参议员觉得,在抗日救国的危急关头,我们实施精兵简政,就等于束手就擒。许多人不能理解,个别人甚至认为李鼎铭是党外人士,怀疑他提出精兵简政的动机不良。但大多数议员认为该提案切中了边区的要害,以票(到会议员人)的绝大多数通过,并决议“交政府速办”。

  这份提案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把提案的主要内容抄录到笔记本上,重要部分用红笔圈起,并在一旁批注:“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全军万缩至余万

  年月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必须普遍地实行‘精兵简政’”。

  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下达后,全军各部队迅速作出反应。在这之后,中共中央还多次发表“精兵简政”的指示。年月日,毛泽东在致陈毅的电报中强调,应“下绝大决心实行彻底的精兵简政”。电报中指出:“有一点须请你注意,即伴随着极端残酷斗争,根据地缩小必然要到来,而且可能很快到来,这一点如不预先计及,将来必要吃大亏。在此情形下,不论华中华北,都不能维持过大军队,如勉强维持,必难持久……”

  年月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统一领导与精兵简政工作的指示》。其中指出:没有实行精兵简政的地方立即着重研究,实行精简;已经实行了的地方再加审查,凡不彻底的地方,须彻底来一次大大的精简。军队在抗战期间原则上不再补兵,全军准备在明年至后年缩小一半(由万缩至余万),量小而质精,更有战斗力。

  年月日,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将“精兵简政”列为“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之一,排在首位的“对敌斗争”之后,成为抗日根据地的第二项大政策。

  大批人员送入学校学习

  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下达后,八路军总直属队于年月日制定《精兵简政中人员紧缩的具体办法》,要求“必须深入传达精兵简政的意义,要经过上课讨论等方式,使每个人员均具有正确的了解”。年在八路军的三大主力师中,贺龙的师人数由人缩减至人;陈光担任代师长的第师及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司令部,仅三大机关就由万人精简为人;刘邓的第师师直、第旅、新旅和各军分区,由原来个单位减至个单位,人员也精简了/。

  八路军总直属队在《精兵简政中人员紧缩的具体办法》中,还规定了精简人员的去向:“大批人员送入学校学习,长期培养,提高文化与科学知识,创造八路军的知识分子。年青力壮的战士与事务人员,充实战斗部队。部分青年投入生产事业,学艺实习,半工半读,增加根据地的生产。不能继续在军队工作的,本地人给予优待,遣其归家;外地的由政府设法安置。”

  通过精兵简政,陕甘宁边区出现“兵精粮足以胜敌,政简负轻而安民”的好局面。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