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卓怀与曾国藩:失而复得的友谊

[ 历史故事 ]

在曾国藩的朋友圈中,算得上一生挚友的,大概有湖南湘乡的刘蓉、朱尧阶,湘阴的郭嵩焘,岳阳的吴敏树,湘潭的欧阳兆熊;省外则有安徽霍山的吴廷栋、湖北武汉的刘传莹。而先友后敌,挚友交情未能善终的有原湘乡知县朱孙诒(江西人)、陈启迈(常德人)、左宗棠(湘阴人)和沈葆桢(福建人)。而长沙的冯卓怀,则是一个与他由亲而疏,又由疏而亲的朋友,这种失而复得的友谊比较少见。

冯卓怀,字树堂,号暨楼,湖南长沙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十九年(1839)高中湖南乡试解元,即第一名举人。冯卓怀随后进京参加会试,就此结识了刚于上年考中进士的曾国藩。从年龄来说,他比曾国藩小两岁;从科举资历来说,他比曾国藩迟五年中举;从籍贯来说,同属于湖南长沙府。两人很快成为挚友,有段时间甚至住在一处,冯卓怀还给曾国藩长子曾纪泽做家庭教师。

他们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曾国藩在家信中说,冯树堂是如唐鉴、倭仁一样“躬行心得”之人,“极为虚心,爱我如兄,敬我如师”。又说冯树堂“进功最猛”,不免有点遗憾自己的九弟不能与他“日日切磋”。这个时候的冯卓怀一心准备参加会试,努力用功是必然的。对此,曾国藩常在日记里怨艾自己,也照冯卓怀那样订立严格的日课来自我约束。此外,两人还互相点评对方的日记,曾国藩往往会写一些比较尖刻的批语,而冯卓怀则轻易不置一词。

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逢冯卓怀三十初度,针对他科举艰难的窘况,曾国藩专门写下《反长歌行》进行劝勉。次年九月,曾国藩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行旅中倍感孤寂之际,写下《梓潼道中有怀冯树堂陈岱云》一诗,可见彼此交契已深。当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七月二十五日在安徽太湖县小池驿闻母去世之信,急急赶回家之际,可巧冯卓怀正在池州知府陈源兖(字岱云)处,遂陪他乘船归湘,曾国藩因之自道“堪慰孤寂”。

冯卓怀坚持到咸丰三年(1853)春再次会试不第,才通过会试后的大挑,选取了湖南武冈州的学正一职。但未及上任,曾国藩开始创办湘军,冯卓怀和郭嵩焘等一起帮他筹饷,以功保举代理四川万县知县。曾国藩尽管对他们未能随营出征有些不快,但为了好友能够仕途顺利,后来还是专门致函时任四川总督王庆云,以闻冯卓怀有循声为由,委婉地请求关照。冯卓怀先后在四川万县、彭县、华阳等县任职共4年,勤勉有加,拟调贵州升职,却与上司不偕,就以祖父去世为由辞职守孝,不复出。

咸丰十年(1860)四月,曾国藩获代理两江总督,不免踌躇满志,致信邀长期赋闲的冯卓怀出山帮忙。冯卓怀于十一月与章寿麟等人来到了临时督署所在地安徽祁门县城,旋即奉命督办县城各处的碉楼。不过,因为施工方案上的一个小事项未能完全遵循曾国藩的意旨,被声色俱厉地当众训斥,冯氏顿感颜面殆尽,遂拂袖而去。

虽然曾国藩并没有在日记中具体记述这件事,但还是能在次年二月初七给郭嵩焘兄弟的信中窥见端倪。他不但要求郭嵩焘把冯卓怀带走的《瀛环志略》一书取回来,还要代为把去年赠自家的300两银子退还200两,理由是“受之太觉无名”,这显然是一种从此互不相欠的姿态,可见芥蒂之深。

当冯卓怀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曾国藩日记中,已经是同治三年(1864)的四月初一了,他听闻冯卓怀绝意官场,即使好友郭嵩焘于同治二年(1863)任广东巡抚后力邀加盟幕府也没有答应,便专门致信,既谢他规劝弟弟曾国潢不要干预湖南地方公事,也希望他尽快复出,无论是去广东还是四川,都请他能“不以一时纤介之嫌,而误终身出处之义”。但是这个规劝未能奏效。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