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年间,新甫县有位木匠师傅,姓王名实。经营着一间不大的门面,制作各种木制家具及生产用具。王师傅聪明绝顶,心灵手巧。只要是木制的器具,无有不精,无有不晓。可惜命运欠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无女,与老伴相依为命,苦度残生。经人介绍,收了一个名叫张虚的徒弟,跟他学做木匠活。王师傅因无子嗣,师徒如父子,把所有的爱集于徒弟一身。生活上悉心照料,技术上精心指导。张虚也很聪明,又刻苦用功。三年学徒期满,自觉技术已经超过师傅,毫不犹豫的回家开了一个木器店,制作各种木制用具。因他年轻力壮,又尽得师傅真传,生意越做越活。几年下来,木器店的规模扩大了几倍。刚开始每年去拜访师傅几次,渐渐的与师傅断了联系,互不来往。王师傅因年事已高,生意又尽被张虚抢走。于是参照孔明的木牛流马,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头木驴。用来拉磨,给乡亲们加工粮食,收些费用,维持生计。因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生意很好。此事被张虚知道以后,认为师傅留了后手,没有倾囊相授。因早与师傅断了关系,羞于再去请教。趁夜色悄悄溜进师傅家,把木驴各部位的尺寸量了,熟记于心。回家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木驴。可是,任他怎么驱赶,木驴一动不动。张虚感觉可能尺寸不对,又悄悄的去量了一遍,如此往返几次,木驴还是老样子,六月的凉水,一动(冻)不动(冻)!实在没办法了,带上礼物,厚着脸皮拜访师傅,说明来意。王师傅说:“木驴不走,是尺寸有误”。张虚马上报出各部位尺寸,竟分毫不差。师傅略一呻吟,即问道:“你量心了吗”?张虚恍然大悟:“我就是没量心”!-------王师傅打断他的话:“你就是没量(良)心!张虚羞愧满面,灰溜溜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