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写下来的故事。你若想探个究竟,可以到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中山舰博物馆,看看那陈列柜中的一只碗和一只勺。
一、
故事要从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开始。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同年12月,南京沦陷。上海、南京的失守,致使人员、物资因运输不畅而滞留武汉。加之武汉原有的经济、文化基础,使武汉成为必争之地。
1938年,武汉保卫战开始。
中山舰进入武汉江面。枪炮手钟二十五和42名官兵一起,进入作战状态。钟二十五本名钟龘,舰长萨师俊在点名时,不认识他的名字,就根据他的编号叫他“钟二十五”。
为了打下武汉,日军投入兵力三十余万,而中国军队连外围兵力一起达百万人。战火纷飞,血肉迸溅。守住!守住!武汉多坚守一天,转运西撤的人员和物资就能多运一批。
1938年10月24日午饭时间,钟二十五从橱柜中取出自己的碗勺——中山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碗勺。这些碗勺是副舰长吕叔奋亲自到江西景德镇定制的,瓷碗瓷勺底部烧制有黑色圆圈,圆圈中间有“中山舰”3个字和编号,字与编号均为黑彩楷书。钟二十五的碗勺底部的编号就是“25”。
钟二十五非常珍爱这套碗勺,每次吃完饭,他都把碗勺洗得干干净净,存放在橱柜中。这天也不例外。
下午3点,中山舰在汉口江面往下游行驶。就在这时,6架日军轰炸机飞临中山舰上空,轮流向中山舰投掷炸弹。舰上的弹药库被引爆。一代名舰中山舰,沉入江底。包括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枪炮手钟二十五在内的25人,在这次敌机的轰炸中英勇殉国。
二、
风雨岁月,日月经天。武汉保卫战一晃已过去20年。
1958年,吴阿宝随着他工作的疏浚船,从南通沿长江而上。南通号疏浚船的任务,是驶往武汉上游金口江面,疏浚这一段航行水道的泥沙,保障水道畅行无阻。
吴阿宝是疏浚船上的副舵长兼炊事员。闲时,他也会给泥沙转运船帮忙,清理那些从江底捞上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在那个年代,人们没什么文物保护意识。按照行业规定,贵重物品须上交国家,其他的普通物品就由船员自行处理。
那天,吴阿宝在帮船员清理一些打捞上来的没用的物品时,被筐里的一只泥沙疙瘩吸引了目光。他掰开泥沙疙瘩,发现里边包裹的是一个泥糊糊的瓷碗。
吴阿宝看了看碗,觉得扔掉可惜,就留下了。
南通号疏浚船完成了长江水域的疏浚任务,船员们各自回到家里。
吴阿宝的舅兄是长江货轮上的水手,常年跑上海到武汉的码头,颇有见识。货轮停靠南通时,他就上岸看望妹妹一家。
这一天,吴阿宝的舅兄又一次上岸去看妹妹。在妹妹家,他偶然间看见一只猫食碗。这只碗瓷质细腻,瓷面晶莹白润,非一般乡间窑火烧出的粗品。翻过碗面,他看见碗底有一黑釉烧制的圆圈,圆圈中有“中山舰25”的字样。
他问妹妹:“这只碗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