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拾贝:错点状元等

[ 历史故事 ]

错点状元

北宋初年,太学里流行一种“险怪奇涩”的文风,号称“太学体”。欧阳修提倡“古文”,对太学体极其痛恨,所以嘉佑二年他主持科举考试时,决定对这种有话不好好说的写作方式来个清算,而他首先盯上的,就是“累为国学第一人”的刘几。

欧阳修改到了一份卷子,写着“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他立刻断定这是刘几的卷子,便续了两句“秀才剌,试官刷”表示挖苦,然后拿红笔一抹到底。宋代科举阅卷,发现一个小错点一个小点,三点累计为一小抹,三小抹就不及格。欧阳修这一大抹不知道抵多少小抹,这就是表示你这篇文章毫无价值。

于是刘几和一大批太学里的名笔都落榜了,而名不见经传的苏轼、苏辙兄弟,在这一科脱颖而出。

这引起了太学生们极大的愤恨,可以想象,随便换一个其他什么考官,考试的结果都可能大不相同。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后续。过了几年,欧阳修又任知贡举,结果发现刘几居然又来应考,老爷子很生气,声称:“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他很快就找到一篇怪腔怪调的文章,认为是刘几的,当即黜落;然后,又看到一篇文风平易,立论正大,总之怎么看都符合他老人家品位的卷子,于是点为第一。

结果等到拆封,才发现被他黜落的卷子,出自一位来自南方,大概还不知道风向已经变了的考生之手,而欧阳修所点的状元,恰恰是刘几。

显然,和考经义时考生的观点可能迎合考官一样,考诗赋时文风也可以迎合。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说明只要确实是智力测验,考试改革有时意义真的不大,随便怎么考,能出头的绝大部分是同一帮人。

“对联天子”朱元璋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喜欢微服出行,一天,他来到集市,见一农民正在卖藕。那筐中的藕洁白、鲜嫩,不买也想看两眼。他走上前,拿起一根边端详边乐悠悠地随口吟出一句:“一弯西子臂。”卖藕农民抬头看看眼前这位气宇不凡的陌生人,笑吟吟接了一句:“七窍比干心。”

这一吟一接,刚好凑出了一副妙联。商朝的比干,心思缜密,聪明灵巧,被认为心有“玲珑七窍”。白藕像西子姑娘美丽的臂膀,而藕节的丝丝缕缕、洞洞相连,岂不也与七窍比干心相媲美?太妙了!

朱元璋想再试一下这位农民,又出了一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只见那农民一边游刃有余地应酬生意,一边又从容地应出了下联:“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朱元璋听罢大喜,当即表明自己身份,封了卖藕人“祭酒”之职。

板子打出六品官

滕王李元婴搜刮民脂,没人敢管,只有录事参军裴聿出面规劝,结果被打得遍体鳞伤。

裴聿向唐高宗告状,高宗知道自己的叔父是什么货色,不想严惩,但还是要和稀泥,就问裴聿挨了几板,裴聿说:“八大板子。”

“好,朕让你连升八级、官居六品!”

裴聿私下叹道:“我真是福浅命薄,多说一板不就官居五品了吗?”

听者大笑,时人戏称他为“八拓将军”。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还是只有向北方逃跑的才叫“败北”呢?其实这里的“北”并不是指方向而言。

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上肉旁而成的。“北”即为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东、是南、是西,都叫“败北”。当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的,激战之后,败方撤退,转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这样看来,“败北”一词同北方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吕蒙正拒收宝镜

吕蒙正是宋太宗朝宰相,为官清正。有个官吏想和他拉关系,准备通过吕蒙正的弟弟,将自己家藏宝镜作为礼物,送给吕蒙正。吕蒙正的弟弟和他提起此事,说这面宝镜能一直照出去二百里,绝对是宝贝。

吕蒙正听罢一笑,拒绝道:“我脸只有碟子大小,宝镜能照二百里于我无用,不要。”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