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一次宴请

[ 历史故事 ]

1934年12月19日午后,鲁迅和许广平已在梁园豫菜馆定好了菜单。晚上,他们要在这里请客吃饭。请谁呢?

原来,萧红、萧军已于11月1日从青岛启程前往上海了。与其说是启程,不如说是躲避。为了躲避特务的追逐,他们只能抛弃暂时的居所,混进一艘客轮,匆匆逃往上海。在此之前,萧红给鲁迅写信,请求得到帮助,并将写好的两部长篇小说事先用挂号信邮寄给鲁迅。在信中,萧红还说,因为生活原因,需向鲁迅借20元钱。

鲁迅要请的人正是萧红、萧军,同时又邀请了茅盾、叶紫和聂绀弩等作家。鲁迅怕萧红他们初来乍到找不到地址,又在头一天的邀请函里特别叮咛:“梁园地址,是广西路三三二号。广西路是二马路与三马路之间的一条横街,若从二马路弯进去,比较近。”足见鲁迅对这两名青年文学爱好者有多么重视和爱护。

鲁迅的用意很明显,他要借这次宴请,把萧红、萧军推介出去,让他们走出困境,有所作为,见识这些“可以随便谈天”的人。这是萧红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和生活的转折点。这次宴请过后不久,萧红请鲁迅作序的《生死场》即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上连载。1935年,《生死场》收入“奴隶丛书”,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也于1935年8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发行。年仅24岁的萧红一炮而红,步入文坛,并以此奠定了她日后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受到鲁迅的宴请,萧红的久久难以平静。其实,在宴请之前,他们已经和鲁迅在内山书店见过一面。宴会上,萧红谈了他们的遭遇和两部长篇小说的情况。临别时,鲁迅掏出早已准备好的20元钱,放在萧红的手里。看着眼前这位瘦小病弱、冒着严寒亲自张罗的老人,萧红热泪盈眶。

许广平后来回忆说:“流亡到来的两颗倔强的心,生疏,落寞,用作欢迎。热情,希望,换不来宿食。这境遇,如果延长得过久,是可怕的,必然会销蚀了他们的。因此,为了给他们介绍可以接谈的朋友,在鲁迅先生邀请的一个宴会里,我们又相见了。”这次宴会,原本以庆祝胡风儿子满月为名,但胡风一家并没有前来参加。

毋庸置疑,鲁迅是萧红、萧军“南漂”上海的贵人。从此以后,萧红成了鲁迅家中的常客,二人成为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补充纠错
下一篇: 黄炎培对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