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还的债

[ 历史故事 ]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偏偏有两种债不用还:一种是债主心甘情愿不让还的,还有一种却是世世代代也还不起的……

1、借钱很难

民国时,张镇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张德旺,他名下有米铺、绸缎庄,还有一个钱庄。张家钱庄从清朝起就有,在当地很有声誉。尽管进入民国后,政府也在张镇开了银行,但很多人仍然愿意和张家钱庄做生意。为此银行行长对张家钱庄颇为不满,想要让他关掉,免得影响银行生意,但一打听,张德旺的儿子是中央军的旅长,不好惹,也就作罢了。

张德旺的钱庄不放高利贷,基本是三分利,也不驴打滚,但初期审查是很严的,掌柜如果觉得这人可能还不起,就不会借。不过,张家钱庄有个规矩——救命钱无须抵押,说白了就是,如果一个人快饿死了,想借钱买点粮食,钱庄会直接让这人写欠条,然后让伙计直接从米铺称米给对方,且最多一斗米,不借第二次。这种一斗米的借条,到最后基本是没人还的,张德旺说这是积德。

这天,有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带着一个伙计走进钱庄,要借一千块大洋。掌柜详细盘问来人是做什么生意的,以什么资产抵押。那人笑了笑说:“我要出门贩卖一批骡马,钱不凑手了,至于抵押品嘛,王家庄有个煤矿,现在煤炭价格是上涨的,拿这个煤矿作抵押怎么样?”说着,那人拿出一张煤矿的契约来。

掌柜看了一遍契约,沉吟着说:“按说这煤矿至少值三千个大洋,抵押是足够了。可王家庄那地方我知道,那是红控区,这煤矿你是怎么到手的?”

所谓红控区,就是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张镇所在的地区,是国民党控制的区域,而王家庄虽然离得不远,但属于山区,一直是共产党控制着。国民党曾派兵打过几次,但一来不好打,二来即使打赢了,共产党就进山走了,国民党又不可能派大部队长期驻扎,等国民党的兵一走,共产党的兵就又回来了。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表面上暂时和解了,国民党也就没再派兵去打王家庄。

看着掌柜那怀疑的眼神,男人笑了笑说:“这事你做不了主,我能见见东家吗?”

很快,张德旺在家里接待了这个自称王老板的男人。张德旺点燃烟斗,淡淡地说:“明人不说暗话,你是共党吧。”王老板说:“为什么这么问?在红控区里做生意的就一定是共党吗?”

张德旺说:“我对贵党有所耳闻,共党共党,哪还有什么私人的生意,肯定已经被你们共产了。”王老板身旁的小伙计一听这话不干了,瞪着眼睛说:“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们是讲政策的!”

张德旺看了小伙计一眼,说:“小伙子还不到二十岁吧,听说你们的军队里有很多小孩子,果然不假。”小伙计气得直喘气,还要辩驳,王老板摆摆手说:“张老板的儿子是国军将领,既然认定我们是共党,是不是要派人抓我们呢?”

张德旺抽了口烟斗说:“此言差矣,两位上门是客,当年土匪上门借钱借粮,我也最多是不借,并没有通知过官府抓人。两位请回吧,这钱我不借:于公,我儿子是国军,两方敌对;于私,我信不过你的抵押品,所以不借。”

小伙计忍不住又张口了:“我们共产党,说一是一,这煤矿的主人是位开明绅士,自愿借给我们契约来换钱,让我们打日本鬼子的。”

张德旺冷笑一声:“人在枪口下,不开明也不行吧。至于说打鬼子,鬼子离这里有上千里,你们这话我不信。言尽于此,送客。”王老板无奈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拉着还要争辩的小伙计,拱手告辞了。

没想到几天后,抗日战事吃紧,驻守城镇的国民党部队被调走了,只留下一点人。城里人心惶惶,说就这点人,如果共产党要攻城的话,那肯定守不住。果然,没过几天,共产党的部队就兵临城下了,对着守军喊话,说要北上抗日,请打开城门让他们过境。守城的国民党一看,对方的部队有上千人,自己只剩几十人,根本没法抗衡,还不如彼此客气一点,当下打开城门,让部队进来了。

当家门被敲响的时候,张德旺很淡定。从清末到民国,乱世他经历得多了。进来的还是王老板和那个小伙计,双方拱手落座。王老板笑着说:“实不相瞒,我是八路军的王营长,这位是我尖刀排的排长陈锋。这次来,还是来借钱的。”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