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穿鞋不分左右

[ 历史故事 ]

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的鞋子都不分左右。在古人看来,分左右的鞋子叫“鸳鸯鞋”“运脚鞋”,只有下等低贱的人才会穿。

西晋时期,按照规定,商人必须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因为很多商人与官府勾结,能耐很大,基本上属于黑道和白道通吃,所以古人称这种鞋为“黑白两道”,也是“鸳鸯鞋”的来源。

而“运脚”是什么意思呢?一指运费, 《旧唐书》里记载道:“又江淮等苦变造之劳,河路增转输之弊,每计其运脚,数倍加钱。”二指搬运工,郭沫若曾写过:“爱牟和运脚在房里捆起行李来,他们一面做工作,一面还在继续着刚才的话。”

那么,不分左右的鞋子会不会磨脚呢?首先,古代制作的鞋子大都非常柔软,像是麻鞋、草鞋。就算用动物皮制作鞋子,人们也会细细处理,让鞋子非常柔软。其次,古代鞋子不像现代鞋子那样与脚紧密贴合,古代鞋子走的是宽松风格,所以不会存在鞋子买回去太小穿不上或者穿上磨脚等问题。

虽然古人的鞋子左右脚一样,但试鞋时基本都是先试左脚,这其中蕴含了生活的智慧。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微长一点,所以只要左脚合适,右脚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而且古人的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还记得课本上《郑人买履》的故事吗?文中主人公就是在家里量好尺码,然后去集市上买对应尺寸的鞋。

不仅中国古代的鞋不分左右脚,国外以前的鞋也不分左右脚。1876年,中国第一双分左右脚的皮鞋面市;1818年,第一双分左右脚的鞋子在美国出现。它们距今都已有一两百年的时间。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