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是西部山区一个很偏远的小地方。绘画大师要在我们县城开画展,成为了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馆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这可是多少人都羡慕不已的美差!能目睹世界级大师的风采,又能亲身聆听他的教诲,太难得了。我把多年画的画精挑细选了几幅,准备请大师指点一下。如能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更是幸运!我花了几千元,买了上好的烟、酒、土特产备着。
大师来了,果然不俗:一身黑衣黑裤,头发微卷,蓬乱的胡子飘在胸前,怎么看怎么像古代的道家仙人。文联主席、文化馆馆长、美协会长……一堆人把大师团团围住。大师潇洒地一挥手臂,抬头望着蓝天,气宇轩昂,像对着千人大会作报告。他先自我介绍:“鄙人姓张,张大千的张!这个张姓可是真的!”一提“张大千”,人们肃然起敬!接着他又说:“名可染。不瞒大家,名字是后来改的。我爸给我起的名字叫张小三,太土了。”人群里有人捂不住嘴巴笑出了声。大师就是大师,很有气度,一点不恼:“长大了,因为搞绘画,特别喜欢李可染的风格,故改名张可染。”有人在底下悄悄议论:“不愧为大师,这名字起得就是响亮!”“看来,要出名,名字就得改!”大师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音:“我的老师是美国一流大师迈克·威尔逊,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有绘画奖项吗?”有人提出疑问。大师轻蔑地扫了提问者一眼,似乎在嘲笑他的孤陋寡闻。晚上在《醉仙楼》大宴,陪酒的就有三桌。大师高兴,喝醉了,当场吐得一塌糊涂。
第二天上午十点大师还没醒,预定的开幕式只能推后一天。到了开幕时间,大师又推托身体不适,再推后两天。这正是大师运筹帷幄之计:人们等待越焦急,越渴望!
终于开幕了。大师的字龙飞凤舞,自称狂草体。画是现代派的,东一块红,西一块绿,像山不是山,像树又不是树。据大师解释,这叫中西合璧。他给大家讲解:西洋画讲究立体感,但不潇洒;中国画运笔纵横,但太平面。多年以来,他致力博采中西画的特点,创出一条新路!他最后总结:“非创新不能成为大师!”他还触类旁通,“看看新诗,越看不懂越能发表!”听的人有的似懂非懂,有的连连点头,有的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是卖画环节,一幅画起价最低5万,最贵的100万。画很快被抢购一空。
第二天,买画的人排起了长龙。现在钱不断贬值,据说大师的画很快要涨价!人多画少,怎么办?还是大师有招:先交订金,回去,都会给大家邮来。当地的县报也破天荒地用了大幅版面报道画展的盛况和评论。画展空前成功。临行,各种礼品装满了大师的汽车。我的土特产也奉献了,但我的画大师没来得及看。太遗憾了!
半年后,发小告诉了我一个惊人的秘密:买大师画的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托”,县报的版面也是花了大价钱的。
点评:
这篇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笔力比较集中,分层次展示了主要人物”形象,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第三是故意延后开幕式,以激发人们的欲望;最后,用“托”欺骗善良的大众。利欲熏心、机关算尽,做事滴水不漏。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这一类人,读了小说能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