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越乡

[ 现代故事 ]

一、

陈芳是省越剧团的当家花旦,唱戏十几年,没少获奖,一直受众人称赞,在戏迷当中,那就是“角儿”。陈芳一直随单位住在城里,由于母亲死得早,只有老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她经常下乡演出,吃饭冷一顿热一顿的,就害起了胃病,只好请假休养。

陈芳想回老家越乡县养病,她给父亲打了电话。老陈一听女儿生了病,先是一惊,又听说只是胃病,就乐呵呵地说:“那你早该回来了,咱们这里山清水秀的,还是越剧发源地,你可以来采风。我觉得,民间戏班唱得比你们越剧团都有味呢。”

坐了几个小时汽车,陈芳就到家了。她是老陈唯一的女儿,款待自然十分丰盛。吃过饭,陈芳就要父亲带她走村串乡看民间越剧表演。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后来发展成越剧,正统唱法自然要数省越剧团,但当地民间仍然有许多戏班子,水平没那么高,却是原汁原味。

老陈平时最喜欢的就是看越剧,面对女儿的请求,他竟然摇着头说:“你是回来养病的,就安心在家里养病吧。”

陈芳有点不高兴,就说:“您不是让我来采风吗?怎么又不让去了?”老陈说:“采风可以,等病养好了,我带你去戏班看个够。”

话是这么说的,可直到陈芳养好病,要回城里上班,老陈也没提采风的事,还催促女儿赶紧走。陈芳心里有点不舒服,这还是自己的老爸吗?

回市里必须去汽车站坐车,老陈开着小摩托,送女儿去汽车站。走到半路,老陈的手机响了。他接了电话,接完磨磨蹭蹭地对女儿说,前面有个村子叫成杨村,请了“勤丰班”在那里唱三天戏,不巧的是,勤丰班的头肩花旦刘姐吃冷饮吃坏了肚子,今天晚上的戏没法唱了,班主听说陈芳回来了,想让她救救场。

陈芳听了有点不痛快,凭自己在省越剧团的地位,会去民间小戏班唱戏驰冷着脸说:“爸,越剧团紧着催我呢,我怕赶不上。”

老陈听了不紧不慢地说:“勤丰班的班主是杨大奎,你还记得吧?救场如救火啊。”

这话一说,陈芳只能去了。她小时候酷爱越剧,但没钱交学费上戏校,是杨班主破例收下她,让她在小戏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在正式拜师前夜,省越剧团免费招学员,陈芳就离开戏班去了市里,才有了今天。在她心目中,杨大奎就是没拜师的师傅。

杨大奎见陈芳还真来了,自然喜出望外,忙把剧团里的凳子擦了又擦,请她坐下。陈芳看看环境,就是一皱眉,陈设简陋不说,演员们岁数都不小了,四十上下还算年轻的,杨大奎的头发都白了,就这,还要演小生。杨大奎讪笑着搓搓手:“陈老师,不瞒您说,现在愿意在民间唱戏的,除了我们几个老人儿,年轻人真不多了。我们几个是真爱越剧,唱词儿都刻在骨头缝里了。您能来是我们勤丰班的荣幸,《方玉娘祭塔》能唱不?”

《方玉娘祭塔》是越剧皇后施银花的传统名段,陈芳还真学过,不过也有十几年没唱过了,她稍微回想了一下戏词,说:“没问题。”

听说省里名角陈芳上台,黑压压的来了许多人。响锣一敲,陈芳扮演的方玉娘,带着个丫鬟上场了。这段唱词是这样的:上宝塔来第一层,开一扇窗来一扇门,一支清香一盏灯,礼拜南海观世音。

可她词儿本来就不熟,又有点儿漫不经心,竟然唱错了:上宝塔来第一层,开一扇门来一扇窗!这里可是越剧发源地,台下都是懂戏的,立时起了哄笑声。陈芳心里一慌,但她毕竟舞台经验丰富,立刻将错就错,依着“江阳韵”编了下去:一盏明灯一支香,礼拜南海……到这里,她有点编不下去了,锣鼓还在那里催着,这时候,旁边丫鬟接唱了一句:降祥光——

声音清脆稚嫩,和陈芳的圆熟沉稳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这戏是圆下去了,观众还以为是老戏新编呢,喝起了彩。但陈芳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自己可是“角儿”啊,怎么倒被个龙套救了场呢?唱完戏,她就冷着脸对老陈说:“爸,你算把我给害了。我这就走!”

二、

眼看陈芳要走,杨班主急忙拦住:“都这么晚了,明天走吧。”陈芳看看外面黑乎乎的,可还是冷着脸不说话。

老陈一向宠溺女儿,但在大事上绝不含糊,索性说了重话:“陈芳啊,你唱错词儿,就怪你学艺不精,干吗要怪别人?扬班主请你错了吗?人家跑龙套的小姑娘救你的场错了吗?我看你是出名了,长脾气了!”

其实陈芳也知道,错在自己,可脸面上实在是挂不住。这时门帘一挑,一个中年妇女走进后台,旁边就有人打招呼:“刘姐,听说你吃冷饮吃坏肚子了?”刘姐回答:“没有啊,杨班主说晚上没我的戏,就回家了,听说陈老师要演出,这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我又赶来了,可惜没赶上。”

这下,陈芳算是逮着理了,立刻质问:“杨班主,你这里根本不缺人,还说什么救场,分明就是用我的名声赚钱!”

杨班主看一眼老陈,才说:“既然这样,我就实话说了吧。我们这个团的演员,岁数都不小了,可是招不到年轻人。即使有,也都想报考省、市越剧团,攀个高枝。几个月前,一位叫小凤的姑娘自愿来学戏。别看小凤还不满十六岁,真是天生的越剧嗓啊。她学得也很努力,进步飞快,平时在演出时跑跑龙套。可是,就在前几天,她说看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学下去没前途,要去学唱歌。我是真想留住这个好苗子,让越剧后继有人,就和你爸商量,让你客串一下,她看到观众多了,也许就不走了。”

陈芳平静下来,说:“现在唱歌就是比唱戏有前途,你们这样做,不是耽误人家前途吗?”老陈接口说:“这我们也知道,现在孩子还小,我们想留她两年,把越剧学全了,到时候路怎么走,由她自己挑。前几天我不带你采风的原因,就是不想让你看到民间越剧团萎缩情况。唱戏的年纪不小,看戏的也是,观众越来越少,班子解散的越来越多。即使有省越剧团挑大梁,可没有民间越剧团的土壤,越剧迟早会成为无源之水,凋零也就成为必然。”

话说到这份上,陈芳就起了好奇心,她倒要看看,这个被父亲和杨班主夸到天上的小凤到底是什么样子。她让杨班主领人过来,谁知不是别人,正是救场的那个小丫鬟!

此时小凤已卸了妆,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庞来,丹凤眼,樱桃口,眉宇间有种隐隐的倔强。陈芳微微点头,让小凤唱一段听听。别看小凤年纪不大,但毫不怯场,当下清唱了一段《黛玉葬花》。唱完以后,陈芳也惊讶起来,虽然功力还不深厚,但这副好嗓子真是千金难买啊,不唱越剧真是可惜了。一时间,她起了爱才之心,就说:“要不就跟我学吧。我在剧团也带着几个学生,还真没她这个本钱。”

杨班主喜出望外,急忙让小凤拜师。小凤脸上却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由着杨班主安排拜师仪式。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哭嫁
下一篇: 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