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书记的外甥

[ 现代故事 ]

老赵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晚饭后七点整准时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新闻联播》,一则是了解国家大事,二则也是为了看天气预报。

新闻结束后,就是天气预报,“叮当叮当……”悦耳的门铃声此时欢快地响了起来。近段时间,每晚老赵和老伴看完新闻联播后,几乎都有人来拜访,来访者好像也很懂规矩,时间总是掐在气象预报员播完城市天气预报后敲门。老赵咳嗽一声,问:“谁?”门外轻飘飘地传来:“赵书记,是我,你老同学王大发。”

老赵给老伴使了个眼色,老伴极快地关上书房大门,这才去开门。

门口手里拎着个沉甸甸大包的人,正是老赵初中同学王大发。大发大发,初听名字应该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可看上去,大发的额头一根头发也没有,后脑两鬓还有细细碎碎的那么几根,偏偏他又把几根“晚节尚保”的头发从两边往中间梳来盖住头顶,完完全全一个“地中海”发型,年轻时那个风流倜傥的大发早就不见了。

前几年大发所在的企业重组改制,大发就下岗失业在家,一没文凭进人才市场再就业,二没资金做生意,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松垮垮的。还好大发的儿子争气,读书局统一组织的考试,笔试成绩很不错,报考的单位正是老赵工作的这个局。

老王从其他同学那里打听到,以前的同学老赵就在局里人事部门任处长,对人事录用有着生杀大权。

对来不来找老赵,老王还是很为难的,虽然大家同过窗,可时过境迁,自己一个可怜的下岗工人,而老赵已经官至正县级了,地位的悬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隔阂,大家虽然偶有相遇,也只是淡淡的问候几句罢了。但他经不住老伴的苦苦哀求和儿子哀怜的目光。

老王只好狠下心,拿出靠低保工资积攒多年的积蓄到超市买了两条名烟和两瓶名酒,厚着脸皮登门求老赵,人不求人一般大,人若求人矮三分啊!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层火来一层灰。”别人抢了位置,便意味着自己的儿子没了工作。

老赵公事公办地对老王讲,公务员录用是由省里统一招考,笔试、面试、体检、录用……所有的程序都是公开、民主、透明。他这个部门没什么决定权,当然,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在同等条件下会适当给领导做做工作,看能否优先录用。

老王闻言千恩万谢,对老赵及其夫人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临走装着忘记的样子,把包悄悄放在了老赵家沙发后面。

老赵夫人待老王走后,熟练地把包拎进书房。看着书房里堆积如山的好酒香烟,老赵就是一点高兴不起来。

老赵想想自己二十来岁就进企业参加工作,然后通过招干考试进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了整整三十五年,从普通的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凭借自己踏实苦干的精神气,一步步走到现在部门的领导岗位,确实也不易。可岁月不饶人,“铁打的职位,流水的人”,老赵转眼就到五十六岁了,按照现行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处级领导五十七岁就得退居二线,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个人的政治前途就此停步,安稳度过三年的缓冲期就正式退休了,就算船到码头车到站了。退下来后,家里的门铃就不会响得那么勤,那么悦耳动听了。书房就会显得空荡荡,布满灰尘。

老赵每每想起这些,心里就感到空落落的。

最近市委组织部的一个朋友悄悄给老赵透露点消息,老赵所在局有一个二级巡视员的名额,但老赵所在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很多,竞争程度可想而知。朋友还不忘提醒老赵一句,如果上面有人,打个招呼,胜算的几率就大些。能在退休之前再上个台阶,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谁还没有个上进心呢?

老赵是外地人,在本市没什么根基,现在的位置都是靠自己埋头苦干、努力打拼做出来的。把老婆的七大姑八大姨和转了几个弯的亲戚朋友都筛了几遍,还是没有一个能帮自己说得上话的人,老赵那个急啊,急得最近尿频、尿急不说,还老是便秘。

补充纠错
上一篇: 信仰
下一篇: 古墓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