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组内阁,崇祯咋想的

[ 历史故事 ]

大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两日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继位登基,是为大明第十七任皇帝。人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谓——崇祯帝。

崇祯登基后,首要任务是重组内阁。何谓内阁?明代无相,唯有内阁。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初承袭元制,下设宰相;开国数年之后,他的政治阅历不断增长,深感相权掣肘令他寝食难安,数次冲突后,他终于痛下杀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这三名实权宰相被团灭。

这之后,朱元璋痛定思痛,于洪武二十八年对斗争经验进行了总结,道是“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宰相。自秦始置宰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既然开汽车有出车祸的可能性,那干脆把车卖了吧!

朱元璋敢想敢干,此后明朝不设宰相,政府机构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为了避免后世不肖子孙再立宰相,让小人弄权,朱元璋特地在《皇明祖训》首章中明文约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从理论上来说,宰相是非常有必要的。大一统王朝政务如此繁多,已经超越一个正常人的处理能力。因此,皇帝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否则要么日理万机最终累死,要么政务无法正常运转,政权轰然崩塌。

明代皇帝很快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能够协助自己高效处理政务、又不违背祖训的办法——“内阁”。内阁肇始于永乐一朝,名义上只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但实质是辅助皇帝的秘书班子。

祖训说不能设宰相,设一个“内阁”分担政务,不算违背祖训吧?一是内阁并非正式机构,“入阁”虽然荣耀无比,却缺少正式任职的名分;二是严格说,内阁并无制度性实权,必须牢牢依附皇权才能生存。所以,内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

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朝野,阁臣无不随声附和。因此,崇祯继位之后,一方面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另一方面,则借此机会重组内阁。对这些臣子来说,一旦入阁,自己便站到了大明官僚系统的顶点,只要运作得当就是数十年的荣华富贵。只可惜谁也没有想到,天启七年的这次内阁重组,崇祯皇帝竟然动用了前所未有的遴选手段——抓阄。

由此,纷乱不断的崇祯政局拉开了帷幕,在短短十七年间,五十名阁臣如走马灯般在大明的权力顶端轮番登场,最终迎来了明王朝的覆灭。崇祯一朝“十七年五十相”的乱象,也被后人当作是大明国祚已尽的有力证据之一。

为什么崇祯帝选择用抓阄来遴选阁臣呢?实际上,大明已历二百余年,在遴选内阁大臣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办法——“会推”与“特简”。

所谓“会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然后由皇帝挑选;所谓“特简”,是皇帝绕开其他步骤,直接钦点。

天启七年十二月,在外朝已经推选出十二名候选人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忽然命令采用抓阄的方式来选拔最终的胜利者,这委实让在场众人吃了一惊。后世有学者认为,这说明崇祯皇帝初登大宝,尚未准备好承担遴选阁臣的政治责任,因此“敬求之天”,不过也有人认为,崇祯皇帝此举是想打破阉党对内阁的控制。

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