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视目听

[ 成语故事 ]

《列子·仲尼篇》中说:有个叫亢仓子的,是老子(聃)的弟子,据说,他能“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鲁国的国君知道了,以上卿之礼把他请去,恭谦地问他是否真能耳视目听。他说:“不,这是人们误传了。我能视听不用耳目,而不是把耳目的功能互调。”原文如下:

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亢仓子应聘而至。鲁侯卑辞请问之。亢仓子曰:“传之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

亢仓子所谓的“视听不用耳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也并没有说得很明白。

眼睛和耳朵,本来都是同时使用的。视和听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叫做“视听”或“见闻”。不过,看比听似乎更重要,所以又有“闻不如见”的说法(参看“百闻不如一见”)。谁要是光听别人传述,不作实际观察,即信以为真,就要被人讥讽为“以耳代目”。

至于亢仓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很难查考。有一部古书名叫《亢仓子》,原署“庚桑楚撰”。按:庚桑,复姓。《释文》说:亢仓,应读作庚桑。又据《庄子·庚桑楚》篇记载:“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役,学徒,即弟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学生。)鲁迅在《故事新编》的《出关》那一篇里,提到过庚桑楚,也说是老子的学生。可见,这庚桑楚就是亢仓楚,即亢仓子。

但是,《史记·庄子传》说:“亢仓子之属,皆空无事实。”而《亢仓子》那部古书,后来又被人查出,原来不是什么“庚桑楚撰”,乃是唐代人王士元编的。

究竟有无亢仓子其人呢?此事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所谓“耳视目听”却作为一句成语流传了下来。

人们通常以“耳视目听”来形容善于察言观色、能听会看,比较聪明的人。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发愤图强
下一篇: 恶贯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