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

[ 成语故事 ]

春秋时,鲁庄公偏爱他的妃子孟任,因此一心想让孟任生的儿子般(或写作“班”)继承为国君。可是,庄公不但有几个妻子所生的儿子,而且还有三个兄弟,继承君位的问题,因此不好决定。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不得不提出。庄公故意先问老三——他弟弟叔牙:谁继承国君最合适?叔牙说:庆父(庄公之兄)有才能,可以胜任。庄公因叔牙的回答不合他的心意,便又问老四季友。季友说:愿意不惜牺牲生命来扶持般继任国君。庄公表示同意。

庄公死后,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便扶持般继任为国君。庆父不服,和庄公的夫人哀姜合谋,派人把般杀了,另立开为国君,即鲁湣公。(开的母亲叔姜,是哀姜的妹妹、庄公的另一妃子)。季友只得到陈国去暂时躲避。

一年多以后,庆父认为时机成熟了,便又杀死湣公(开),准备自己当国君。这时,人们见庆父连杀两个国君,认为他太残暴了,纷纷反对。躲在陈国的季友,乘机号召鲁国人起来处死庆父。庆父吓得逃奔齐国。(参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以上这段历史,孔子把它记入了《春秋》。他写道:“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卒”就是去世。“如齐”,就是“往齐国去”;“如”,作“往”字解。孔子在《春秋》中为什么不说庆父“杀”国君,“逃奔”齐国,而轻描淡写地只说他“如”齐呢?

《春秋谷梁传》说:“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这明明是‘逃奔’,却说‘如’,为什么?因为作者对事实真相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后来就成为一句成语。讳,隐瞒,有顾忌而不说。这句成语形容忌讳极深,把事实真相瞒得严严的,唯恐被人们知道。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喙长三尺
下一篇: 回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