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生孩子,中国皇帝操碎了心

[ 历史故事 ]

中国是从何时开始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

据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整理的历史数据,从公元元年至16世纪,印度人口规模都大于中国;直到1600年,中国才取得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虽然此后也有一段时期,两个国家在人口规模上交替领跑,但是至少自1700年起,中国便牢牢守住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

达到这个地位并不容易,在中国历史的大多数时候,政府都是在鼓励生育的。

生孩子,配保姆,发粮食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劳动力的多寡和耕种土地的面积直接影响国力强弱。为掠夺国土和人口,战争成为常态。连年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增殖人口除了能为国家带来更多赋税、服役人员和兵源,还关系到家族的生息与繁衍。

中国官方以政策推动生育的具体记录,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国语》一书中的《越语》,也记录了越王勾践时代鼓励生育的政策: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政府就会派大夫帮助孕妇生产。生男孩,奖品是两壶好酒和一条狗;生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和一头小猪;生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生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妈。

三国时期魏文帝称帝之初,百姓经历战乱,需休养生息。御史大夫、安陵亭侯王朗上疏“劝育民省刑”,其中提到:“嫁娶以时,则男女无怨旷之恨;胎养必全,则孕者无自伤之哀;新生必复,则孩者无不育之累。”

在唐朝化的婚育政策,以鼓励生育。比如,凡是有成年男性的家庭,朝廷奖励100亩土地。女子出嫁时,国家也会奖励30亩土地。

宋朝效仿唐朝,也将人口作为考察地方官员的标准之一。

据《宋史》记载,两宋时期长期推行鼓励民庶多生多育的政策。宋高宗颁布“胎养政策”:“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给钱养之。”也就是说,再穷不能穷生育,如果养不起,政府贴钱。

尽管宋廷的“胎养令”要求所有州县必须给辖下的贫困之家发放生育补贴,但由于财政资金紧缺,或因吏治腐败,“胎养令”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有臣僚反映:“顷常指挥州县,贫乏之家生男女不能养赡者,每人支钱四千,后给支义仓米一石。然近于临安市井与夫穷僻镇聚?”

为弥补“胎养令”的不足,地方官员和士大夫发起社会化养儿基金——“举子仓”或“举子钱库”。宋朝政府规定,每户贫困产妇生下一胎,给米一石,发钱若干。贫困家庭无力养孩子,政府会动用财政资金和社会公益基金帮助老百姓抚养孩子。

在多项政策加持下,公元1223年,南宋加金国人口达到1亿多。

后来,元世祖也推行了很多利于人口增殖的婚姻政策。按《元典章·户部·婚姻》,嫁娶聘财和宴会均按上、中、下等户类分别作有明确规定:品官之外的庶人嫁娶聘财,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二十贯;宴会高下,品官不过四味,庶人上、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古人为何要买水
下一篇: 从布衣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