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

[ 历史故事 ]

甲胄爱好者往往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日本保存下来的古代盔甲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而根据文献,中国古代的盔甲也明显都是黑色或红色。玄犀甲和朱犀甲,就分别是黑色和红色皮甲。那么,为什么盔甲往往是黑色或红色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说一种看似与盔甲无关的东西——漆。本文所说的漆,不是现代所使用的各种油漆,而是过去被称为大漆或者生漆的天然漆。这种天然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

漆树分布很广,在中国,除黑龙江和新疆外,其余省份均有栽培。另外,漆树在朝鲜和日本等国也有分布。刚割取的漆液呈乳白色黏稠状,在接触空气后,漆的颜色会因氧化而慢慢变深,最后变成黑色。因为生漆氧化后色泽比较深,往里面加入别的颜料也不明显,所以不少漆器不是黑色就是红色。有关出土文物显示,东方的传统盔甲,特别是皮甲,都是要上漆的。

除了日本现存的盔甲,在中国发现的相关实物或者雕塑也大多如此。比如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就带有颜色,其盔甲也是以黑色居多。又如1979 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数十领皮甲,其中包括楚甲和吴甲两种类型的皮甲,以及防护战马的马用皮甲。虽然许多皮甲出土时已遭到破坏,但是,根据皮甲上面的漆壳,仍然可以分辨出其表面所涂的漆大部分是黑漆。雕塑除外,韩国发现的唐代盔甲甲片也是黑色的。

古代制作盔甲的成本很高,以至早期只有车兵有全装重甲(曾侯乙墓出土的盔甲疑似给车兵或者高级将领使用)。其中,漆的使用就是导致盔甲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棵漆树,要生长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而且每割十天就要歇十天。每次割漆,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树皮一割开就有漆液流出,而是要等十分钟以上,漆才会从割破的树皮中慢慢渗出来。漆液的流量非常少,以至有“百里千刀一两漆”的说法,就是说漆农们得走上一百里路,在漆树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两漆。此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生动地说明了生漆的产量之低和价值之珍贵。

而且一棵漆树割一年漆要缓两年,不能一直割,否则会因树皮被割划过多而死去。即使是现在,一套大漆家具的价格也十分惊人。

那么,古人给甲上漆只是为了好看吗?诚然,在战场上,黑色和红色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上过大漆的盔甲外表美观又有一种肃穆感,但是给甲上漆可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助于提高盔甲的防御性能。

大漆究竟有何独到之处,竟然能提高盔甲的防护能力呢?这是因为,大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其他还有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漆酚的分子结构,使得漆酚具有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的双重特性,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形成漆酚多聚体,再加上长侧链的氧化聚合反应,从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这种结构除了使漆膜光泽明亮、亮度典雅、附着力强,也使得大漆的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坚硬。在现代,鉴别大漆家具的时候,除了闻味,一般也会拿硬物划一下家具表面。

这样厚厚的大漆涂在盔甲外面,就像给盔甲贴了一层硬化膜一样。所以,真实的皮甲可不是影视剧中那种软皮子。其制作流程为:先塑形,然后翻范,之后进行焙烧(60℃——70℃的温度加热)、浇注,再对模具进行修整和配套。经过这一系列工序之后,再夹入皮料。然后进行高温处理,把皮料压制成甲片,最后打开模具,把甲片取出修整上漆。

本来加热压制后的甲片已经很坚硬了,曾有人测试,用60 磅长弓射击一件只经过普通处理、没有上漆的皮甲,结果在13 米的距离上,没能射穿皮甲。再刷上大漆之后,甲片硬度更强,这样穿戴者才会有信心去面对战场上的刀枪箭矢。

补充纠错
上一篇: 戳人痛处
下一篇: 再说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