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火石
这是发生在潍坊昌乐县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春天的上午,王家村的王孟子老汉守着门口一堆蓝色碎石头发愁,这是前些日子盖新房清理出来的旧地基。村干部说上面近几天要下乡检查村容村貌,让他快点将这些建筑垃圾处理掉。要是处理晚了,因此被扣了分,就要处罚他。
儿子在外打工没时间,他自己虽说才六十出头,但心脏不好,干不了力气活。这事儿关系到村里的声誉,事不宜迟,他决定立刻请人帮忙解决。
王孟子走在大街上,嘴里嘟嘟囔囔骂道:“天杀的小鬼子……”不了解内情的人就纳闷了,村里让他清理石头,与小鬼子有什么关系?了解内情的人说,嘿,这里头的关系可大着呢……
四十年前,日本鬼子占领了昌乐,建炮楼、修公路。在汉奸们的协助下,鬼子不但明抢,还夹带着暗夺。他们见老百姓用原始的火镰蹭火石取火,不禁瞪大了眼睛,看到了另一种掠夺中国财富的机会——要是把日本生产的火柴销售到中国,只这一项,黄金白银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他们决定,强行向老百姓推销火柴。过去,凡是从外国漂洋过海过来的东西,都加了一个“洋”字,这火柴自然也就叫洋火了。
用火镰、火石打火,十分费事。要生火了,还要准备好火头,也就是易燃秫秸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捏紧火石,火头紧靠火石窝在手里,然后右手捏紧火镰,用其边蹭打火石,就有火星蹦出,落在火头上,用嘴一吹,火头就旺了。再将准备好的柔软的柴草靠近火头,继续用嘴猛吹,火头的火便将柴草引燃了。
遇到阴雨天,柴草反潮,就不易引燃,相比来说,洋火自是好用。可是,老百姓哪里有闲钱享受?火石沟沟坎坎到处都是,不用花钱,只要有块镰刀形状的长十厘米左右、厚两毫米的钢片,也就是火镰,就不愁生不着火。
见老百姓不买他们的火柴,鬼子又想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损招——收购火石。鬼子想,把火石收购干净,老百姓没法生火做饭,必买“洋火”。
火石,在老百姓眼里,除了打火,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石头。既然它能卖钱,倒不是一件坏事。
为了生存,大人孩子齐下地,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捡火石的人。近处火石没了,到远处捡;地上的火石捡光了,老百姓便用铲子镢头刨地、翻沙寻找……火石源源不断地送到鬼子指定的收购地点,一天就收购一座不大不小的火石山。老百姓用卖火石的钱,从鬼子手里换来了洋火,甚至还有了剩余填补家用,自然也就接受了。
鬼子没有想到这里的火石这么多,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收购火石不但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反而让这方老百姓有了点滴实惠。对鬼子而言,这是亏本的买卖呀,他们当然不甘心,只要让中国人尝到了用火柴的甜头,还愁日后不大赚一笔?
为了节约成本,他们鸡蛋里挑骨头,只收便于随身携带、用着方便的。他们煞费苦心做了特制的铁筛子,筛网漏空比鸡蛋还小。老百姓捡来的火石必须过筛,只收筛空漏下的,其余的统统不要……
在被过筛扔出的火石中,有一种个头大、棱角分明、坚硬无比、深蓝色的蓝火石,因为其块大且硬,不易弄开,尽管碰撞时火星四溅,可是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当地人很少用它。鬼子改变了收购方式后,这种块大的蓝火石不用动筛,就被直接挑出来扔掉,很快,被弃的蓝火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王孟子那时二十来岁,平日里全靠给人家扛长活打短工度日。鬼子收购火石,让他看到了生财之道,他凭着一身力气,挑着一副担筐,到外面捡火石卖。
一开始鬼子不怎么讲究,王孟子捡火石卖比做雇工收益大。哪想到,刚捡了十几天,小鬼子就挑剔起来,这个不收那个不行的,这让血气方刚的王孟子不服。他拿起两块蓝火石在鬼子面前相互碰撞,火星四溅,然后质问鬼子:既然是收购火石,这蓝火石怎么就不行了?
小鬼子大笑,这个愚蠢的莽夫,怎么就不明白皇军的意思呢?难道还帮你们中国人发财不成?
几个鬼子相互呜里哇啦地嘀咕了一阵后,一个左耳下部分少了一半的年轻鬼子走上前来,嘴里骂着“八嘎”,抬手对着王孟子的脸就是两个大耳刮子,然后用刺刀指着他,命令道:“你看着好是吧?那我成全你,你赶紧把这些蓝火石全部运到家里去。十天后,要是让皇军再看到这儿有一块蓝火石,你就死了死了的……”
王孟子对这缺半个耳朵的鬼子恨之入骨,恨不得一拳把他打趴下。可是,小鬼子有刀有枪,自己赤手空拳,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只好把火石往自家院子里挑运。小鬼子还玩了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派人盯着,让他做不了弊。
就这样,王孟子每天天不亮就去挑蓝火石回家,一直忙到深夜,还要受半只耳鬼子的嘲骂。他看出来了,小鬼子这是往死里玩自己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晚上,他趁鬼子不注意,逃到山里躲了起来……
一段日子后,鬼子终于认识到收购火石是愚蠢之举,就垂头丧气地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