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的健康意义
从小时候起,吃饭的时候父母就总在耳边叮嘱:“慢点吃,嚼细点!”慢慢地,我们把这种声音当成了唠叨。可是做了健康传播工作后,有时就会品味其含义。下面,我们分别请西医师和中医师分析它的道理。
西医
易吞咽咀嚼是由咀嚼肌顺序收缩所产生的复杂的反射性动作。咀嚼时,上牙列与下牙列互相接触,可以磨碎食物,并可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润滑的食团,便于吞咽和通过食管。若这一过程太快,食物得不到充分的研磨和与唾液的混合,会对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或加重它们的负担。
助吸收口腔内有腮腺、下颌腺、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唾液中含有水分、蛋白、淀粉酶、溶菌酶和各种电解质等成分。唾液可湿润并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易于吞咽,还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其中的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行初步的消化。我们在进餐的细嚼慢咽中,不但可尽情享受食物美味,而且来自食物色、香、味机械的、化学的和温度的各种刺激,还会引起口腔黏膜和舌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刺激大脑。大脑整合信息后,会发放指令到口腔唾液腺、咀嚼肌、牙齿和一系列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开始“工作”,完成咀嚼、吞咽。它也同时下达命令,让下一阶段的食管、胃、肠、肝、胆、胰各个消化器官都做好准备,完成各器官的运动、分泌消化液等有关生理活动。这些程序是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的。
从真正的营养价值来说,只喝果汁、蔬菜汁,而不去吃(咀嚼)水果、蔬菜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食物没有经过口腔的咀嚼、加工、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会大打折扣。
减胃酸对于胃酸偏高的人来说,因为口腔分泌的消化液是碱性的,咀嚼时间越充分,分泌的唾液就越多,随食物进入胃中的碱性物质也就越多。它们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平衡酸碱值,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自身侵害。
防划伤若有食管、胃的炎症或溃疡等病变,受到未经很好咀嚼的粗糙食物的磨损、刺激或伤害时,就如雪上加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晚期在食管和胃底会形成静脉曲张,一旦划破会造成大出血,有生命危险。这类病人进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
中医
健脾唐代名医孙思邈《每日自咏歌》云:“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民间也有“食不百咬,进食难消”之说。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括了饮食水谷入于胃后化生精微及其输布过程。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齿为肾之余”,进食时细嚼慢咽,三餐饭后,上下叩齿36次,能固肾健脾,帮助消化。
吃饭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也是养生之妙道。明朝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您若想进一步证实慢食的学问,请翻开犹太教法典,书中曰:“慢食者长寿。”
防病细嚼慢咽使丰富的唾液包围着食物,不仅有利于消化,唾液还有中和胃酸、修补黏膜的作用,有助于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多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同时据研究,细细咀嚼(每口咀嚼30~90次),还能促使唾液腺分泌对身体有益的各种消化酶和激素,特别是腮腺素具有以下几种功能:①使牙齿、骨骼和肌肉变得强健。②促进毛细血管的新生,使全身组织趋于年轻化,保持新陈代谢的节律。③促进毛发生长。4有消胀、润燥等特殊功能。
解毒实验发现,唾液腺的分泌物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亚硝胺、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接触32秒钟以上就有分解其致癌毒性的作用。细嚼慢咽使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并与食物中的致癌物充分接触,可以减少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嚼的次数愈多,抗癌作用愈强。唾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具有消除毒性的作用,唾液和食物充分接触30秒,可以使碱性物质毒性大大降低。
活脑细嚼还可以刺激大脑,激活大脑的功能,因此记忆力、思考力、注意力也会相应提高。
减肥细嚼慢咽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食量。细嚼慢咽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刺激大脑的饱腹中枢,在吃过量食物之前就会有吃饱了的感觉,所以有节食减肥的作用。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