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万里朝台劳寄梦,
十年侯国阻趋尘。寻知乱后尝辞禄,共喜闲来得养神。
时见齐山敬亭客,不堪戎马战征频。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步兵校尉辞公府,
车骑将军忆本朝。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