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1月7日发生的大事件

“肥皂大王” 赵春咏【生卒待考】

在100年前的今天,1920年1月7日(农历1919年11月17日),“肥皂大王”赵春咏【生卒待考】。老一辈的家庭主妇都知道,抗战时期重庆有一种“永新牌”肥皂,洗衣服很好用,因而畅销不衰。生产“永新皂”的老板叫赵春咏,是他创办了重庆永新化学公司。赵春咏是江苏南通人,早年在上海一家纱布店当跑街的伙计,经常出入花纱布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学会了做生意。几年下来,他有了点积蓄,找人合伙自办了一家纱布店,当上了老板。抗战爆发后,当局动员沿海工商业内迁。赵春咏灵机一动,借用已经停办的永新薄荷油厂名义申请内迁,竟获得批准,还领到一笔搬迁费和津贴。他用这笔钱和几个亲友的股金,托人到东南亚去买旧设备,打算生产清热解毒的薄荷油。1938年初,赵春咏到了重庆,正筹备建厂,突接押运人员的电报,说是定购的设备在日军轰炸滇缅路时不幸丢失。赵春咏着急了好几天,急中生智,决定改办成本低的肥皂厂,将企业改名为永新化学工业公司。他打通杜月笙的关系,由其担保获得贷款150万元,在重庆磁器口对岸买了370多亩土地,正式开办了肥皂厂。赵春咏是个精明人,他花重金从上海聘来曾留学日本的化工师谢卓生来当厂长,首先研究对手的产品。研究结果表明,除广利厂的“吉星”牌和乐山厂的“皂之王”两种肥皂质量较好外,其余厂家生产的都是低廉的含水皂。这种肥皂杂质多,油脂少,所含水分重,沾水就溶解,被顾客讥讽为“水上漂”。为了从一开始就站稳脚跟,赵春咏决定生产质量较高的排水皂。可是,成熟的技术工人哪里找呢?赵春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偷!于是他派人潜回已沦陷的上海,像“偷人”一样偷偷雇了一批肥皂技工偷偷来渝,仿照上海产品试制。上海肥皂的主要配方有椰子油,重庆买不到,只有用牛油、木油代替。经过两个多月试验,证实确无问题后,方才大量投产,命名为“永新”牌肥皂。永新厂使用了先进的搅拌机,在原料内掺合了香精,用它洗涤的衣服味道好闻。永新厂使用了进口的切割机,每块肥皂整齐均匀,外形美观大方。永新厂舍得搞宣传,产品还未大量上市,广告已贴遍了重庆城。1941年秋,“永新皂”初次露面就先声夺人,一举压倒了本埠原先已有的30多家肥皂厂。赵春咏善搞社交,他来重庆不久,就申请加入了迁川工厂联合会,那里面的执行委员、理事等等,大多是上海同乡,帮了他不少忙。1942年元旦,迁川工厂联合会在牛角沱生花园举办了盛大的“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盛况空前。在为期半个月的展览期间,参观者多达12万人,其中包括国共两党头面人物和外国驻华使节。“永新皂”披红挂彩,被陈列在日用品部最显眼的位置,出尽了风头。从此,“永新皂”获得了经济部的特许,独家取得了包销的权利,由官方的平价购销处分配到各机关、厂矿、学校公教人员消费合作社销售,独占鳌头。销售渠道畅通,“永新皂”的产量也节节上升。它的月产量先为4000箱,等于全行业各厂月产量的总和。接着又很快递增到月产9000箱,成为制皂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厂。赵春咏也被商界人士尊称为“肥皂大王”。质优价廉的“永新皂”成了抢手货,许多商贩纷纷前来订货,运往昆明、贵阳、成都、泸州、内江、南充、涪陵、万县、江津等地销售,还有一些被偷运到敌占区去以货易货。短短数年间,“永新皂”在大后方肥皂业的总销量中占70%以上。谁料好景不长,八年抗战刚结束,当局忙于去敌占区“劫收”,对曾为之大卖力气的民族工商业不再感兴趣。一时间市场混乱,物价狂跌,订货停止,产品滞销,数百家民营厂无以为继,或关或停,找不到出路和生机。赵春咏在重庆呆不住,回上海去另起炉灶,将永新厂交给厂长谢卓生主持。由于“永新皂”信誉一向较高,所以仍能维持生产,不致倒闭。拖到1948年末,重庆永新厂已负债累累,每月还须付出相当于2500箱肥皂的利息,濒临破产。赵春咏也想了些办法,但仅能维持开工,却难以起死回生。又过了一年重庆获得了解放,由人民政府给予贷款,永新肥皂厂才走上了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