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not know a single word
“目不识书”的成语拼音为:mù bù shí shū,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ㄕˊ ㄕㄨ,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基本解释: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例句:唐代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识,人非学而能之者,孰能无师。”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无法获得知识,就像一个盲人对书籍一无所知。所以可以说,他是目不识书。
拼音 |
mù bù shí shū |
注音 |
ㄇㄨˋ ㄅㄨˋ ㄕˊ ㄕㄨ |
词性 |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 |
英文 |
not know a single word |
年代 |
古代成语 |
解释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
出处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
例句 |
唐代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识,人非学而能之者,孰能无师。”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无法获得知识,就像一个盲人对书籍一无所知。所以可以说,他是目不识书。 |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