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啼湿哭
gàn tí shī kū
Dry crying
“干啼湿哭”的成语拼音为:gàn tí shī kū,注音:ㄍㄢˋ ㄊㄧˊ ㄕ ㄎㄨ,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哭泣,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基本解释: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例句:唐代·杜甫《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乃是歌舞处,饮酒不干啼湿哭。”
拼音 |
gàn tí shī kū |
注音 |
ㄍㄢˋ ㄊㄧˊ ㄕ ㄎㄨ |
词性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哭泣 |
英文 |
Dry crying |
年代 |
古代成语 |
解释 |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
出处 |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例句 |
唐代·杜甫《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乃是歌舞处,饮酒不干啼湿哭。” |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