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时而动
xiàng shí ér dòng
adapt oneself to circumstances
“相时而动”的成语拼音为:xiàng shí ér dòng,注音:ㄒㄧㄤ ㄕˊ ㄦˊ ㄉㄨㄥˋ,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基本解释: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例句: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夫亦举夜为客经此地,良辰美景奈何既赋,临席相时而动,未知兄长来历久矣。”
拼音 |
xiàng shí ér dòng |
注音 |
ㄒㄧㄤ ㄕˊ ㄦˊ ㄉㄨㄥˋ |
词性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英文 |
adapt oneself to circumstances |
年代 |
古代成语 |
解释 |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
出处 |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
例句 |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夫亦举夜为客经此地,良辰美景奈何既赋,临席相时而动,未知兄长来历久矣。” |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