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气势迅速猛烈。 宋 欧阳修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诗:“闰后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
(2).犹欺压;压倒。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你暗暗的出去,见韩魏二君,说三家俱被智氏凌铄。”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挟功恃勇,口出大言,凌铄闾里简慢公卿。在(齐)景公面前,尝以尔我相称,全无礼体。”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子美梅圣俞》:“宋诗初尚西昆体,后苏子美梅圣俞辈出,遂各出新意,凌铄一时。” 清 王韬 《英重防俄》:“天主、天方两教相争,各立门户,有同水火;为之上者又复一意偏袒,凌铄挟制,入主出奴,以播其毒燄,而煽其狂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