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 历史故事 ]

一只鸟,通体全黑,偶有几簇白毛,外加一张尖锐的鸟喙,以及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能想象就是这样一张简单且普通的画,当年竟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6272万元的天价吗?

创作出这幅名为《孤禽图》的人来头也不小,他在画上落款“八大山人”,我们一听,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他的真名。

其实,他的真名,在当时叫出来是会被满门抄斩的。

那么,这位“八大山人”是谁?凭什么他画的一只翻白眼的小鸟,就能卖出天价呢?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人士,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明朝画画,小小年纪就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对毛笔的运用和笔法都非常娴熟。8岁写诗,11岁画青绿山水,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你别看他文艺范十足,也许是因为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朱耷心中的梦想从来就不是做个闲散画家,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朝《国典》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朱耷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自动放弃了无数人眼红的爵位,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应试,并且在15岁那年一举得中秀才。

正当他的人生志得意满,准备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时间来到了1644年。

这一年,是历史在煤山上吊自尽时,明朝也走向了灭亡。而后,清兵入关,占领中原,历史进入大清时期。

朝代的更替,总伴随着一些人生活的动荡,一些人梦想的幻灭。

朱耷全家九十多口人被屠杀。据说,他的母亲和弟弟因为逃到山里面才躲过了一劫。可他的妻子跟孩子却没那么好命,在逃难过程中相继去世。一夜之间,国破家亡,皇亲国戚朱耷就成了前朝遗民、亡命天涯之人。

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击和屠杀,他不得不佯装喑哑,远走他乡。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在逃亡的五年里,朱耷究竟经历了什么,但山河不在、人事斗转的悲凉一定在每个夜晚都深深冲击着他的心灵。在23岁那年,朱耷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他下定决心,遁入空门,并且改名换姓。

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大明皇族朱耷,却多了一个疯和尚八大山人。

关于朱耷为什么叫“八大山人”,其中一种最通用的解释是说,他把“朱”字里的“牛”去掉,就是“八”,再把“耷”字里的“耳”去掉,就是“大”。

古代的“牛耳”代指权力,“执牛耳者”也就是掌权者。大明王朝的江山没了,旧皇族们没了“牛耳”,“朱耷”就只剩下个“八大”,只不过是个“八大”和尚。

他在一幅画里题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他说,我画的画虽然笔墨不多,但我的眼泪却流不尽。我画的山河虽然还是旧山河,但这横流乱世已违背了常理。

对于那个抢了他“牛耳”的人,朱耷恨不恨呢?他恨,非常恨,可他毕竟只是一介文人,在势力强大的清军面前,丝毫没有招架之力。于是,他将一腔的痛苦和愤怒诉诸笔端。我们看到了他画里的动物,寥寥数笔,或舒展身子,或缩成一团,或相对而望,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翻白眼。

为什么要翻白眼?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当人是认真的、专注的、肯定的,他的视线一般会是平视,盯着一个事物看。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是不认真的、涣散的、否认的,他的视线一定不会是定点的。翻白眼虽然是一个极其微小的表情动作,却隐含着丰富的情绪表达。

在八大山人翻白眼的小动物这里,他就用这样的手法,来释放他的反抗。这些绘画,承载了无数个他无处安放的对命运的白眼。

当然,如果只是靠翻白眼的表情,并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画家。

八大山人的画一般笔墨很少,集中在画中极少的主角身上。我们都知道,宣纸的吸水性强,容易让墨汁扩散开来,不好控制。所以从前的水墨画家,很少有像八大山人这样用集中的墨水只画一个东西。但从小对笔触极强的把控能力,让八大山人在创作时游刃有余。

于是,我们看到他画的鱼、鹰、鸟甚至是猫和鹿,在运笔上可以简单,可以繁复,没什么固定章法,但都逸气横生。每一个白眼,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对命运的抗争。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