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 历史故事 ]

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点、押考题,这些现代人常用的方式,古代人也运用得炉火纯青。

古代也有补习班

南宋学者吕祖谦创建的丽泽书院,就是一个“名牌辅导班”。书院位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吕祖谦不仅是当时的理学家、文学家,还是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多年。他会邀请朱熹、张栻等着名大家来讲学,书院师资力量强大,吸引了天下学子前来学习。

丽泽书院受追捧的最重要原因,是书院教习的内容基本上是应对科举考试的技巧。为了提升“升学率”,吕祖谦根据当时学生的总体特点、社会实际情况和科考内容,以《左传》为基础,整理编写了一本《左氏博议》作为书院的讲义。吕氏一族本是山东东莱的名门望族,人们称吕祖谦为“小东莱先生”,他的教材被称为《东莱博议》,又因为教材是黄色封皮,因此又被叫作“黄册子”。

黄册子问世以后,吕祖谦毫不避讳地说:“《左氏博议》者,为诸生课试之作也。”这本教材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应试的,里面不仅有考试提纲,还收录了历年科举考试的真题和优质答卷,以供考生学习、揣摩。考生通过学习黄册子,应试水平有了显着提升。这本教材一时畅销无比,其他书院也将其选为读本和教材。同时,它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南宋末年的大臣刘黻就曾写诗讽刺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另外,古代的书院为了提升“中举率”,每到科举的年份,便会大规模扩招,想方设法吸引优质生源。比如,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南巡抚丁思孔将优秀的生童集中到岳麓书院教授科举之学,而且“月辄一试,糊名而进”,每月都进行模拟考试。各地士子听说后,纷至沓来,“远方学者闻风向往,虽远在江南闽浙,亦不惮重茧而至”。

明清时期,书院常常按照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一等叫“正课生”,这类学生不仅食宿全免,每年还有生活费补贴,他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应试辅导和强化训练。在乡试年份,还有“增额正外课膏火”的规定,即无论哪等学生,都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费补贴,书院为考生们能一心一意考取功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仅如此,有的书院还专门开设“举人班”。同样在明清时期,举人通过了乡试,所以没有专门的学习场所,但举人还需要参加会试和殿试,因此,部分书院为了满足举人的应试需求,会专门招收他们入院学习,为他们提供参加会试前的应试辅导教学。譬如,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盐政阿克当阿便在扬州梅花书院招收举人,开了清代书院招收举人的先河。根据《明清进士位名录》的统计,在“举人班”开设的第二年,梅花书院便一次性考出了四名进士,其中洪莹更是一举夺得状元。一时间,梅花书院声名远扬,成为晚清的着名学府。

临时抱佛脚是门生意

唐朝诗人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前,备考十分认真。他在做历年科举考试真题时,会把出题人意图、应答重点、得分技巧都总结出来,并认真做好笔记。和他一同参考的学子,发现他的笔记很适合用来“临时抱佛脚”,便纷纷向他借阅。

当时的白居易囊中羞涩,见自己的笔记大受欢迎,便灵机一动,将笔记找人编撰成册刻印,然后叫价售卖。没想到,还真的在考前靠着自己的笔记,赚到了“第一桶金”。

参考“学霸”笔记只是古代学子备考的方法之一,购买应试教材、进行考前押题,也是他们常用的方法。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大部分读书人考试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许多考生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时文答题技巧。所谓“时文”,即科举时代的应试文章。加上当时出版业得到长足发展,从明代开始,科举教材就成了一门生意,一大批以考试为导向的教材涌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京华日抄》。这是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杭州通判沈澄所刻的一部时文集,相当于现代高考优秀作文选集。此书一面世,深受人们欢迎,同类书籍也随之大量出现。

补充纠错
下一篇: 关羽的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