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

[ 成语故事 ]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朝廷得报,立即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刻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当皇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大家却谁也不作声了。

有个叫赵充国的老将,七十六岁了,他自告奋勇,表示自己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看一看究竟。宣帝很高兴,少不了赞扬他一番,并且对他说:“依你估计,羌人实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秣,尽管提出要求。”赵充国说:“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百闻不如一见,我要求亲自去看一看,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然后草拟方略,向您详细奏报。”

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是很有意义的。这句话的意思类似俗语所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关于赵充国的这段故事,《通鉴》或《汉书·赵充国传》都有记载。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在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又从俘虏的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皇帝。但是,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来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汉人和羌人一时的紧张关系随即安靖下来。

此外,《荀子·儒效篇》说:“闻之不若见之”;《说苑·政理篇》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后汉书·司援传》说:“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魏书·崔浩传》说:“耳闻不如目见”。这些说法,都可以简化作“闻不如见”。

古人认为,听来的总不如亲见的。所以轻“耳闻”重“目见”。否则就叫做“以耳代目”、“贵耳贱目”。例如,隋朝的颜之推说:“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颜氏家训》)。

我们不能一概反对“耳闻”,事事要求“目见”,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但在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考察的情况下,“百闻不如一见”之类的成语还是很有意义的。

补充纠错
上一篇: 百折不挠
下一篇: 百川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