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于工人运动,相继服务总工会
刘少奇和陈云早期的革命生涯都起步于工人运动,也都长期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但两人真正的交集是从1932年相继领导全国总工会开始的。
1932年1月2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略上海,驻扎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为支援抗战,沪西17家日商纱厂的4万工人成立抗日总同盟罢工委员会,反日大罢工声势浩大,持续一个多月。
刘少奇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临时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参与并领导了这次反日大罢工。
3月初,由于得不到国民政府支援,十九路军最终被迫撤离上海。工人斗争形势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外反动派开始集中弹压沪西罢工。为免遭不必要的损失,刘少奇支持复工决定。但临时中央仍要求坚持罢工,结果许多工人被厂方开除,一些罢工领袖被捕。
刘少奇提出要保存革命力量,在不利的情况下,善于适时地结束罢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退却,同时深入群众和企业,争取群众和同盟者,准备下一次的进攻。而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临时中央则听从共产国际的意见,坚持认为“工人斗争的形势是进攻的”,企图将沪西工人罢工发展成“大规模的总同盟武装暴动”,并严厉批评刘少奇“表现了机会主义的消极”,犯了“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3月14日,临时中央局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撤销刘少奇临时中央职工部部长职务,由陈云接任全总党团书记,并增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由于刘少奇继续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职位,这样就与陈云有了更多的工作接触。
刘少奇是代表了过去十年来的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
受“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影响,党在白区工作接连遭到破坏,党、团、工会组织的许多重要领导人相继被捕,临时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不得不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
1932年冬,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瑞金。这年年底,刘少奇化名唐开元,由上海辗转广东秘密抵瑞。次年1月,陈云也来到瑞金。1933年1月,总工会与原在瑞金的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重组,改名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刘少奇任委员长,陈云任副委员长兼党团书记。
在1934年7月调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之前,刘少奇与陈云在一起共事一年半。在此期间,陈云积极配合,与刘少奇竭力排除“左”倾路线对工会组织建设的干扰,为健全和完善中央苏区各级工会组织,壮大工会队伍做了非常多的相关工作。一年多的共事,也使得陈云对刘少奇的思想和路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揭批和清算王明为代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陈云在发言中指出:1927年至1937年这十年的白区工作,主观主义占统治地位。那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多数是从莫斯科回来的,“他们用马列主义的金字招牌,压服我们实际工作者”.他进一步尖锐指出,“主观主义主要表现在上层,中央里的所谓‘理论家’实际家,主观主义表现更严重。”
谈到刘少奇,陈云给予高度评价:“刘少奇是代表了过去十年来的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同时还提出,“功”“过”对比,认为刘少奇将来地位要提高,应当给予重要的领导责任。
陈云对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这些评价,后来被写进党的历史决议。这成为刘少奇党内地位提升的一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