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è
药材名称 | 荷叶 |
药材拼音 | hé yè |
药材别名 | 莲叶、藕叶 |
英文名称 | lotus leaf |
功效分类 | 清热凉血药 |
药用部分 | 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厘米,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花托之下,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厘米,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沼泽、池塘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广布于南北各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 |
药材性状 | 叶呈半圆形或折扇形,展开后呈类圆形,全缘或稍呈波状,直径20~50厘米。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22条,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柄残基。质脆,易破碎。稍有清香气,味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苦。归肝经、脾经、胃经。 |
功效作用 | 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
临床应用 | 内服:煎汤,用量3~10克(鲜品15~30克),荷叶炭3~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
药理研究 | 有降脂减肥、降血压、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荷叶中生物碱成分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还有抗病毒、抗有丝分裂、抗炎、抗过敏作用;荷叶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斑点亚洲罂粟碱、荷叶碱、原荷叶碱、消旋亚美罂粟碱、番荔枝碱、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确。 |
配伍药方 | ①治阳水浮肿:荷叶烧存性,研末。每服6克,米饮调下,日三服。(《证治要诀》) ②治雷头风:升麻、苍术各30克,荷叶一张。为末。每服15克,水煎,食后服。或烧全荷叶一张,研细调入煎药内服。(《卫生宝鉴》清震汤) ③治吐血不止:a.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新水服6克。(《肘后方》);b.嫩荷叶七个,擂水服。(《纲目》) ④治吐血、咯血:荷叶不拘多少,上一味,焙干,捣罗为散,米饮调下6克。(《圣济总录》青金散) ⑤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鸡丸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⑥治产后崩中不止:荷叶30克(七月七日者),鹿角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6克。(《圣惠方》) ⑦治脱肛不收:荷叶,焙,研,酒服6克,仍以荷叶盛末坐之。(《经验良方》) ⑧治赤游火丹:新生荷叶,捣烂,入盐涂之。(《摘玄方》) |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解毒利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