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豨莶草

xī xiān cǎo

豨莶草
豨莶草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豨莶草
药材拼音 xī xiān cǎo
药材别名 火莶、猪膏草、虎膏、狗膏、大叶草、虾钳草
英文名称 herba siegesbeckiae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豨莶: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被白色柔毛。茎直立,方形,常带紫色,枝上部密生短柔毛。叶对生,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8~6.5厘米,两面被毛,下面有腺点,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顶端一枝梗最短,被紫褐色头状有柄腺毛,舌状花黄色,雌性,稍短,长达2.5毫米,管状花两性。瘦果稍膨胀而常弯曲,长3~3.5毫米,无冠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腺梗豨莶: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二歧分枝,被开展的灰白色长柔毛和糙毛。基部叶卵状披针形,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12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下延成具翅而长1~3厘米的柄,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基出3脉,侧脉和网脉明显,两面被平伏的短柔毛,沿脉有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1.5~1.8厘米,花序梗长3~5毫米,密被紫褐色头状具柄腺毛和长柔毛。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密被紫褐色头状具柄腺毛,外层5片,线状匙形,长7~12毫米,内层卵状长圆形,长3.5毫米。舌状花黄色,舌片先端3齿裂,管状花黄色。瘦果,倒卵形,长2.5~3.5毫米。花、果期8~9月。毛梗豨莶:一年生草本,较瘦弱,高约50厘米。茎直立,方形,带紫色,茎上部分枝非二歧枝,疏生平伏短柔毛。叶对生,细圆形,有时三角状卵形,两面被毛,边缘有规则的锯齿,具柄。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花序梗被稀平伏短柔毛,总苞片条状匙形,舌状花黄色,雌性,长约2毫米,管状花两性。瘦果稍膨胀而弯曲,长约2毫米。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豨莶:生于山坡、路边、林缘。主产于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腺梗豨莶:生于山坡或路旁草地。主产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毛梗豨莶:生于山坡,路边。主产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区。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11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和细纵纹,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髓部宽广,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脉3出。有的可见黄色头状花序,总苞片匙形。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辛、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9~12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用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药理研究 抗炎作用;降压及舒张血管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豨莶草煎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梗豨莶草醇提取物1.7克(生药) /千克剂量时,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豨莶草溶液0.6克/毫升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血流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作用与丹参注射液0.3克/毫升相当。
化学成分 豨莶:茎中含β-异丁酰氧基木香烯内酯,腺梗豨莶:全草含腺梗豨莶甙,腺梗豨莶醇,腺梗豨莶酸,毛梗豨莶:全草含豨莶精醇,稀中含奇任醇,16-乙酰基奇任醇,异亚丙基奇任醇。
使用禁忌 阴血不足者忌服,多服则令人吐。
配伍药方 ①治高血压:豨莶草、臭梧桐、夏枯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慢性肾炎:豨莶草30克,地耳草15克。水煎冲红糖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神经衰弱:豨莶草、丹参各1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④治肠风下血:豨莶草,酒蒸为末,炼蜜丸。每服4克,白汤下。(《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⑤治风热上攻,牙齿疼痛:豨莶草,霜后收之,晒干为粗末。每用9克,以滚汤泡,任意漱之,醋煎尤妙。(《古今医统》) ⑥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豨莶草30克,山栀子9克,车前草、广金钱草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一味中药材: 闹羊花
下一味中药材: 鹿衔草
大家都在看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