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xiāng chóng
药材名称 | 九香虫 |
药材拼音 | jiǔ xiāng chóng |
药材别名 | 臭屁虫、屁板虫、瓜黑蝽、黑兜虫 |
英文名称 | aspongopus |
功效分类 | 理气药 |
药用部分 | 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虫体。 |
(动)植物形态 | 全虫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紫黑色带铜色光泽。头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形,单眼1对。喙较短,触角5节。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规则横皱纹。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1/3为膜质。足3对,褐色,以后足最长。腹面密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膜板前缘区有2个臭孔,能由此放出臭气。 |
产地分布 | 成虫常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每年3月飞出。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地区与湖北、湖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春、秋季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
药材性状 | 本品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厘米,宽约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l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l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成。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辛、咸。归肝经、脾经、肾经。 |
功效作用 |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3~9克,煎汤;或入散剂,0.6~1.2克。一般炮制后用。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 |
药理研究 | 实验表明,九香虫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脂肪、蛋白质、甲壳质等。脂肪中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 |
使用禁忌 | 阴虚内热者禁服。 |
配伍药方 | ①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半生半熟)30克,车前子(微炒)12克,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酥炙)24克。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乌龙丸) ②治慢性肝炎之胁痛:九香虫150克,参三七200克,炙全蝎100克,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苏子大。每服1.5克。早、晚各1次,开水送下。(《虫类药的应用》宁痛丸) ③治喘息型慢性气管炎:将九香虫用火焙焦,研成粉与鸡蛋搅匀,再用芝麻油或棉油煎鸡蛋(不用猪油),每日1次,每次用鸡蛋、九香虫各1个。服药期间,忌食猪油和吸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④治血管瘤:九香虫若干只,以镊子两把,一把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一把夹破虫体尾部,挤出其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血管瘤面积的大小,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中医杂志》1987,(1 1):40] |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解毒利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