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niú dǎn
药材名称 | 青牛胆 |
药材拼音 | qīng niú dǎn |
药材别名 | 地苦胆、九牛胆、金牛胆 |
英文名称 | limacia sagittata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 |
药用部分 | 防己科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Gagnep.的块根。 |
(动)植物形态 | 常绿缠绕藤本。块根卵圆形或近圆形,表面黄褐色或黄色。茎具纵槽纹。叶互生,箭状披针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箭形或戟状箭形,两面被短硬毛,主脉5。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萼片6,2轮;花瓣6,较萼短,雄花雄蕊6枚;雌花花瓣较小,匙形,退化雄蕊棒状,心皮3~4。核果近球形,红色,内果皮坚硬,背线具不明显的疣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8~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灌木林下石隙间。分布于湖北、湖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 |
采收加工 | 秋季挖根,除去须根和茎,洗净晒干。 |
药材性状 | 长圆形、陀螺形或不规则圆块状,两端圆钝或稍尖,大小悬殊,长3~ 15厘米,直径1.5~9厘米。表面黄棕色、绿黄色或灰棕色,有细皱纹或较深而密的纵横皱纹。质坚实,不易击破,横切面黄白色,粉性,皮部甚狭,形成层环隐约可见,木部外缘可见少数导管束,呈放射状。气微,味极苦。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无归经。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痈肿疮疖、瘰疬、蛇咬伤等症。外用适量,研末久喉或醋磨涂敷患处。 |
药理研究 | 青牛胆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热解毒:青牛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症状,如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消炎抗菌:青牛胆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利胆排石:青牛胆中的成分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和排泄,还可促进胆固醇代谢,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消肿止痛:青牛胆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等引起的疼痛。 降血脂:青牛胆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降低血脂,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需要注意的是,青牛胆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药理作用主要基于传统应用和一些实验研究,具体的药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解释。在使用青牛胆时,最好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遵循适当的用量和用法。 |
化学成分 | 含金果榄酮A、金果榄酮B、金果榄酮C、金果榄酮D、表金果榄苷、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及其他微量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水煎剂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确。 |
配伍药方 | 青牛胆、黄连、黄芩、黄柏:清热解毒、消炎抗菌,适用于热毒引起的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等症状。 青牛胆、黄连、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消炎抗菌,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状。 青牛胆、白芷、川芎、羌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青牛胆、山楂、茵陈、陈皮:利胆排石、消食化滞,适用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 |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解毒利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