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pí hé
药材名称 | 黄皮核 |
药材拼音 | huáng pí hé |
药材别名 | 黄皮果核 |
英文名称 | wampee |
功效分类 | 理气药 |
药用部分 | 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的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常绿小乔木。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纸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多少不对称,边缘浅波状或具不明显的圆齿,两面无毛或下面疏被微柔毛。春季开白色花;花芳香,两性,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蕾近球形,有5钝角;萼基部合生,裂片5枚;花瓣5片,两面被黄色短柔毛;雄蕊10枚,排成2轮,外轮与萼片对生,内轮与花瓣对生,比外轮长,插生在花盘上;子房具短柄,被柔毛。浆果球形、卵形、倒梨形或近圆形,黄色或橙黄色而略带褐色,被密或疏柔毛。种子1~3粒,少5粒,绿色。 |
产地分布 | 原产于我国南部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等地均有栽培。 |
采收加工 | 夏季果实成熟,收集吃去果肉后废弃的种子,洗净,蒸透,晒干。 |
药材性状 | 卵圆形,稍扁。表面较光滑,明显分为两色,顶部约1/3呈灰黄色,下部黄青色。先端略尖并弯向一侧,有一长椭圆形种脐;基部钝圆,有合点,种脊略突起。种皮菲薄,皱缩,质脆易脱落。子叶2枚,扁平而肥厚。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气微,味苦涩微辛。 |
性味归经 | 性微温,味辛、苦。归肺经、胃经、肝经。 |
功效作用 | 理气消食、散结消胀、化痰止咳。属理气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6~9克,煎服。用治脘腹胀痛、肝胃气痛、食滞胀满、痰咳哮喘,尤多用于疝气痛。用黄皮核捣烂敷患处,治蜈蚣咬伤、黄蜂蜇伤(《广东中药志》第一册)。 |
药理研究 | 黄皮核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
化学成分 | 主含油,还含有黄皮新桂皮酰胺A、黄皮新桂皮酰胺B、黄皮新桂皮酰胺C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确。 |
配伍药方 | 黄皮核可以与茵陈、佛手、荔枝核、川楝子、青皮、甘草等配伍,治疗静脉曲张。 |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解毒利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