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广东海桐皮

guǎng dōng hǎi tóng pí

广东海桐皮
广东海桐皮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广东海桐皮
药材拼音 guǎng dōng hǎi tóng pí
药材别名 广海桐皮、木棉树皮、英雄树皮
英文名称 Guangdong sea tree bark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的树皮。
(动)植物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25m。幼树树干或老树枝条有圆锥状硬刺,侧枝平展伸出。叶互生,为掌状复叶,小叶5~7片,具柄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0~20cm,宽5~7cm,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花于春末先叶开放,花大,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cm,聚生于小枝近顶端;花萼革质,长3.5~4.5cm,外面无毛,内面被丝状毛,分裂为宽而钝的裂片;花瓣5片,肉质,长圆形,长8~10cm,两面多被星状小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全生成短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成5束;子房5室。胚珠多数,柱头5裂,蒴果大,木质,长圆形,长10~15cm,宽4.5~5cm,成熟时分裂为5果瓣,果瓣内有白色长棉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褐色,光滑。花期3月,果期5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广东省产于中部、中南部各县市。生于丘陵或低山次生林中,有的栽培于路边、庭园。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干皮,晒干。
药材性状 板片状或向内卷曲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棕色或灰棕褐色,有粗糙的纵横皱纹。栓皮凹凸不平,可剥落;具多数圆形或稍纵向延长的突起钉刺,单独生长或成对,基部有色淡的环纹,顶端尖锐,有的已脱落。内表面黄棕色,密布纤维细丝。不易折断,折断面富纤维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寒。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祛风祛湿、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或研末;外用煎水洗。用治风湿热痹痛、腰膝疼痛、皮肤水肿、产后浮肿。
药理研究 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7%和不饱和有机酸(油酸、亚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 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 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配伍药方 ①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海桐皮50克,羚羊角屑、薏苡仁各100克,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50克,槟榔50克。上为散。每服15克,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 ②治腰膝痛不可忍:海桐皮100克,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50克,甘草25克,薏苡仁100克,生地黄500克。八物净洗,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50克,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日,候熟。空心饮一盏,每日早、午、晚各一次,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续传信方》) ③治脚挛不能伸举:海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50克,山茱萸、补骨脂各25克。上为细末。每服5克,水八分,入葱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海桐皮散) ④治大风疾:知母、贝母、乌梅肉、海桐皮、金毛狗脊(去毛)。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日中、临睡各服三十丸;又每夜第一次睡觉(醒)时,急于头边取三十丸便服,并用羊蹄根自然汁下。大忌酒及房事、一切发风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自渐皆复。(《百一选方》神仙退风丹) ⑤治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圣济总录》) ⑥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 ⑦治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如宜方》) ⑧治伤折,辟外风,止疼痛:海桐皮50克(锉),防风100克(去芦头),黑豆50克(炒熟),附子50克(炮裂,去皮、脐)。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下10克,日三、四服。(《圣惠方》海桐皮散) ⑨治时行赤毒眼疾:海桐皮50克,切碎,盐水洗,微妙,用滚汤泡,待温洗眼。(《本草汇言》) ⑩治乳痈初起:刺通25克,红糖50克,煎水服。(《贵州草药》)
上一味中药材: 走马胎
下一味中药材: 寻骨风
大家都在看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