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人祢衡,字正平,有文才,性刚强。京剧《打鼓骂曹》中,裸身击鼓、指着曹操大骂的,演的就是他。据《后汉书·祢衡传》说,人一生很不得志,被杀的时候才二十六岁。他从未向瞧不起他的高官贵人低头,也似乎从未遇到过值得他敬佩的人物。汉末建安初年,祢衡来到当时的京都许昌。将入京都的时候,他就暗暗准备了一张名刺,藏在怀里,希望在人才集中的京都,能访得到一位理想的人物,好去拜见求教。然而,他很失望,直到最后离开京都,他的名刺始终却没有用出去。这张名刺,已在他的怀里磨得字迹漫灭,几乎破烂了。
名刺,是写着自己姓名的帖子。古时,求见有地位的人物,必须先递名刺;主人看了客人的姓名,不愿接见的就拒绝或托故不见,应当接见的就按客人的身份,分别以不同待遇来接见。
磨得字迹漫灭了的名刺,叫做“漫刺”。宋朝黄庭坚有诗道:“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宁愿让名刺在袖中磨烂,也不肯轻易去巴结王公大人。
很想和名流闻人结识,却找不到拜见求教的理想对象,或者虽有值得敬佩的人物而无法见到他,或者他不愿接见你,就叫“怀刺不适”。怀中白白准备了名刺却无处可投。也叫“名纸生毛”(名纸,就是名刺;生毛,也就是磨烂的意思)。五代王定保所撰《摭言》载:唐朝刘鲁风有一次去看他的一位老朋友,传达人员因为他不给小费竟然不肯通报。刘鲁风无可奈何,吟诗一首道:“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千里谒文翁;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知客,是古时管接待宾客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