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氏起源及历史

荤姓图腾_荤氏图腾

荤姓图腾(荤氏图腾)

  荤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xūn(ㄒㄩㄣ),不可读作hūn(ㄏㄨㄣ)。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遥荤氏部落联盟,属于以部落称谓汉化为氏。荤姓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三千六百九十五位。

【得姓始祖】

  遥荤·咄罗、遥荤·迪辇俎里(李怀秀)。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遥荤氏部落联盟,属于以部落称谓汉化为氏。

  遥荤氏,亦称遥辇氏,是五代时期崛起于中国北方的契丹族部落联盟,其部落的军政首领,就是后来创建了大辽王国的耶律·阿保机的叔叔耶律·释鲁,又称耶律·述澜、耶律·述鲁,为契丹于越王。

  “于越”,是契丹民族的官员名称,汉义“联盟执政者”,在契丹部落联盟中的地位相当于汉朝时期的“三公”,为高爵之官。

  契丹民族是古东胡人的后裔,是整个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在东胡被匈奴击溃之后,契丹族人世代居住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于翁牛特旗、奈曼旗一带)、乌力吉木伦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一带)及老哈河流域(今内蒙古敖汉旗、翁牛特旗),逐渐分化为诸多大小部落。

  早在北魏时期,契丹民族就已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其社会组织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过程,到公元七世纪初,由大贺氏部落联盟初步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与中原的大唐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公元八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世纪初年建立起来的遥荤氏部落联盟,亦称遥辇氏部落,更是契丹民族建立的第二个永久性部落联盟,其军政首领即称“于越王”,逐渐将契丹民族从原始的氏族社会推进到了奴隶制社会。

  契丹遥荤氏部落在早期称作“荤允氏”,是后来隋、唐时期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的核心部族之一,为统治集团的政治核心,在历史上曾分别依附于匈奴、突厥。在西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率军出击河西匈奴之时,依附于匈奴的荤允氏部落被霍去病击溃,许多族人皆被汉军俘虏。其部落族人受汉文化影响,多有以部落名称为汉化姓氏者,称遥荤氏;在契丹立国之后,有意字讹而美称为“遥辇氏”(葷輦字近)。

  该支契丹荤允氏部落之所以被史称“遥荤氏”,传说,是因为其族“食喜佐五荤,香辛之气四散甚遥”,霍去病的汉军就是循其气而追击匈奴,因称“遥荤氏”。

  遥荤氏部落联盟在隋、唐时期建立后,为了摆脱唐王朝的控制,曾转而依附于西突厥。不久,回鹘部灭突厥,统治了大漠草原,契丹又转而依附于回鹘。回鹘民族统治草原几近百年,至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又被原突厥薛延陀汗国的分支黠戛斯部落所灭。此时的大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也走过了近百年的下坡路,已是日薄西山,衰败得无力控制北疆了。

  黠戛斯部破在击灭回鹘部之后,唐文宗曾敕封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但这位黠戛斯可汗并没有在草原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而是自由任之,这就使得栖息在大草原上的诸多部族得到了竞相发展的机会。

  做为契丹汗族的遥荤氏也绝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拓展机会,从遥荤·咄罗可汗起,就带领着契丹兵马东征西讨,努力扩大势力,为契丹民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并且在对北方室韦诸部的征战中屡次占得上风。但是,这个时期也正是遥荤氏部落联盟中的迭剌部耶律·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二伯祖耶律·帖剌、父亲耶律·撒剌的、三伯父耶律·释鲁持续当政时期,做为执掌契丹兵马大权的耶律氏家族,以强大的迭剌部为后盾,在东征西讨中更是显尽英雄本色。

  至遥荤氏第九任可汗遥荤·痕德堇可汗执政时,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势力已经完全超过了遥荤氏,一直到耶律·阿保机任遥荤·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率领挞马部(扈卫队)战胜了近邻的诸多小部落,并击溃了以蒲古只为首的杀害于越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唐昭宗李晔光化四年(公元901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迭剌部的“夷离”即部落大人、部落大王,正式担任遥荤氏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长官,牢牢控制了整个契丹民族。

  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公元906年)农历12月,遥荤·痕德堇可汗病逝,契丹贵族们随即在农历1月尊奉耶律·阿保机为契丹大可汗,改汉名为耶律亿,自称“天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辽太祖(大辽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自此,遥荤氏家族退出契丹的政治舞台。

  北宋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农历2月,宋、金两国联合出兵夹击辽国,攻破其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之后金兵持续追击,在应州(今山西应县)俘获辽天祚帝,当年农历8月,辽天祚帝被解送金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降为海滨王,辽国政权就此灭亡。

  三年后的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辽天祚帝在金国上京病逝,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最后的人臣之礼。契丹民族缔造的辽国共历时二百一十年,历九位帝王。

  在整个辽国时期,“太祖以迭剌部之众代遥辇氏,起临潢,建皇都”,遥荤氏一族的社会地位就已经大不如昔。随后,辽太祖诏“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族人在朝堂上仅担任一些临时、单一的小职务,例如遥荤·控骨离曾为舍利拽剌详稳、遥荤·阿果达曾为帐详稳、遥荤·陈哥曾为西北路巡检、遥荤·谢佛留曾为天云军详稳……等等。“详稳”意为一种“理事”性质的官位,不是固定的职官,只是临时任命的将军、庶务官等的通称。

  到了辽国政权灭亡之后,遥荤氏族人更是被分散迁裹,逐渐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和锡伯族等各个民族之中,融入汉族的遥荤氏(遥辇氏)族人省文简改其姓氏为单姓,称荤氏、珲氏、辇氏、遥氏、姚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按:

  “荤”,并不是指肉食,在古代是指“薑及辛菜也”,这在典籍《尔雅·翼》中有详细说明:“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为五荤”,指的就是具有辛辣、芳香、刺激等性质的食物烹饪佐料:

  “大蒜”即今称的大葱;

  “兴渠”就是“芸台”即哈昔尼(阿魏、阿虞、薰渠,Ferula Assafoetid),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香料植物;

  “慈蒜”即今称的小香葱;

  “茖葱”就是“韭”即今称的韭菜;

  “蒜”即今称的大蒜;

  “胡荽”就是“芫荽”即今称的香菜;

  “薤”就是“小蒜”即今称的藠头(荞头)。

  在中国古代的道教、佛教中,皆认为这“五荤”是污秽之物,会增强淫欲,因此在戒律中严禁,以免其剌激性妨碍修行。

【迁徙分布】

  契丹族源

  1.契丹族称和族源:

  契丹族称始见于《魏书·契丹传》中的记载:北魏登国中(公元386~395年),国军大破之,遂逃迸,与库莫奚分背……即在北魏时期。而汉史记契丹之事,以史籍《资治通鉴》为细,在东晋义熙元年(北魏天赐二年,公元406年)农历12月就有“燕王熙袭契丹”的记载。

  “契丹“称号,见于朝鲜《三国史记》更早,东晋太元三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公元378年)已有“契丹族人犯高句丽,北边,陷八部落”的记载,说明以“契丹”为号,不会迟于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比鲜卑拓拔部所建北魏国称号还要早十一年。实则,契丹族人用“契丹”作称号的时间应在公元四世纪中叶。

  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坛,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另外的说法有:“切断”说、“刀剑”说、“奇首之领地”说、“酋名”说、“寒冷”说、“大中”说、“草原、沙漠或与森林相关的意义”说。包括“镔铁”说在内的上述诸说,均未能令人信服。而来源于其先人鲜卑宇文部首领名字对音的“酋名”说,较为可信,不仅因为宇文部首领中有悉独官、乞得龟、逸豆归等名,省去语尾,悉独、乞得、逸豆,音近契丹;而且还由于东北各地自古是多部族、部落的地区,各部族、部落盛衰无常,迁徒不定,名称往往随部长的名称屡易。

  契丹族的来源有两说:一说源于东胡或鲜卑宇文部,《魏书》、《通典》、《新五代史》、《契丹国志》、《辽史》等所载属之;一说源于匈奴,有《旧五代史》、《册府元龟》、《宋会要》、路振《九国志》等所记。又派主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契丹出自东胡或鲜卑宇文部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鲜卑出自东胡,《后汉书》等有明确记载;契丹来源于鲜卑或鲜卑宇文部,出自当时人和稍后唐人之笔;契丹为“匈奴之种”,则是数百年后宋人的说法。当然,鲜卑族的成分很庞杂,其中确实有不少来自匈奴的“余种”,宇文部更是如此。

  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匈奴被汉军大将耿夔率军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民族进据匈奴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族人也加入了鲜卑族,而且十余万落的匈奴族人并未继续以匈奴为号,而“皆自号鲜卑”了。此后,在与原东胡分支的鲜卑族人长期错居杂处中,由于相互通婚等影响,差别越来越不明显。

  当然,不能把又经历了数百年后形成的的契丹族人看作是“匈奴之种”,何况民族并不是简单的血缘集团,它在形成过程中虽有一个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民族史学家张正明考证后就指出:“契丹有一个传说,认为始祖发迹在木叶山;还有一个迷信观念,认为死后灵魂要回到黑山去。木叶山和黑山都在鲜卑故地,这或可说明契丹确实源出鲜卑,并非匈奴遗种。”

  2.契丹古八部和大贺氏部落联盟:

  契丹存在的一千年左右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公元四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为第一阶段,是形成期;从公元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初为第二阶段,是其发展壮大期,即契丹族人建立辽国时期;辽国亡后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为第三阶段,是契丹民族衰落、分解和融合入其它民族的时期。

  在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即在辽国成立前的五个半世纪中,契丹族人的历史又经历了三个时期:从公元四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即隋末唐初)为古八部时期,公元七世纪初至八世纪上半叶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自此至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代痕德堇为可汗是遥荤时期。

  古八部,是契丹称号出现历史时就有?还是在其后发展中形成的?旧史无征。在史籍《魏书·契丹传》中,记载有七部名号及先朝北魏的何辰所在的部不在七部之内分析,北魏时期已有八部存在是可以肯定的。

  这契丹八部名号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吐六于部。八部的来源,相传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这种把八部归之于来源同一父亲的八兄弟后裔,显然是后人根据早期传说综合成的,似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契丹民族最初的诸部,可能是一些近亲或有血缘联系的氏族集团。

  古八部时期,契丹族人的居住地,按史籍《辽史》的记载对比今地理,南到辽宁省朝阳市,北到西拉木伦河,西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东至辽河。实际上,契丹族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范围,某一阶段分布区域或无这么大,或超出这一范围。具体说,其在被慕容皝破后,“窜于松漠之间”,只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及翁牛特旗一带地;晋太元十三年(公元388年)为北魏击破后,约居于今西拉木伦河南,老哈河以东地区。到了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因惧高句丽、蠕蠕等外族的侵袭,离开奇首可汗故壤,南迁到白狼水东(今大凌河),在今辽宁省北票县、阜新市和彰武县一带;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年)为北齐破后,一部分族人被掠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平州(今河北卢龙)境,余部北遁投奔突厥,后为突厥所逼,其中又有“万家”寄住高句丽(今辽宁法库、康平一带)。

  公元六世纪末(隋开皇年间),此三部分契丹族人皆臣附于隋,隋听其返回故地,依托臣水(今老哈河)而居,分布在西起今老哈河流域,东到努鲁儿虎山地区。

  关于古八部时期契丹族人的社会生活,据传契丹族人早期有三位精明能干的国主,一名乃呵,他“杀白马灰牛以祭”;二名呵,头“戴野猪头,披猪皮”;三名昼里昏呵,“惟养羊二十口”。表明当时他们从事游牧射猎,过着以肉为食,以皮为衣的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大贺氏部落联盟形成时,因为其在北魏时的贡物是“名马”,嫁娶时穿的最好衣服是“以青毡为上服”,到了隋朝在收葬父母遗骨祝酒时说:“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各部还是“随水草畜牧”。这一时期契丹族人的社会组织,是以部落为单位活动,尚未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八部各自向北魏“朝献”,与北魏交易互市。各部首领曰莫弗纥(贺)。

  古八部时期契丹族人不仅多次为慕容氏攻破,而且又先后受到高句丽、突厥的侵逼,特别是在公元553年为北齐攻破后,部众被掠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余部东奔西走。然契丹族人顽强抗争,不仅使部族存在下来,而且随着隋统一中国,在隋文帝杨坚支持下,各部又得以重返故地。分散的各部认识到只有联合为一个统一的力量,才能与别族抗衡和“寇抄”邻近的财富。契丹族人的部落联盟组织,大概就是在返居故地后形成的。因为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有了“契丹入抄营州”的记事;唐武德初,已“数抄”唐边境。

  契丹族人的第一个部落联盟,即大贺氏部落联盟。在史学界,过去因新、旧《唐书·契丹传》的记载,有“其君大贺氏”至唐初才形成。然而在史籍《辽史·世表》中记载:“隋、唐之际,契丹之君号大贺氏。”在史籍《隋书·契丹传》中也记载:“有征伐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合符契”……说明大贺氏联盟形成的时间,应当是在隋末唐初。

  大贺氏部落联盟经历约有一百年,仍分八部。在史籍《新唐书·契丹传》中记载,唐朝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绝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从名号上看,大贺氏八部名称与古八部无一相同,若联系州名分析,大贺氏八部中有四个部所在的州名与古八部中四个部名是相同的,即羽陵州与羽陵部,日连州与日连部,万丹州与悉万丹部,匹黎州与黎部。现在虽尚不能断定居住上述四州的芬问、突便、坠斤、伏等四部,是否古羽陵等四部的改名,抑是别部迁居其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无论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哪一种,大贺氏八部的成员决不会与古八部完全相同。因为前已谈到,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形成,是在契丹族人累遭强邻攻击,成员多次被掠和迁徙,部族严重受创后出现的,旧史已述其“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

  在大贺氏联盟八部之外,在幽州、营州界内还散居着一些契丹族人,在史籍《旧唐书·地理志》中就提及有乙室革部落等。

  大贺氏时期的契丹地域,“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与前述古八部时期的活动区域大体相同,即东达辽河,西至吐护真水(今老哈河)上游与奚族地相邻,南抵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约一百里处与营州地连接,北在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与室韦为邻。在这个区域内,他们“逐猎往来,居无常处”,仍然过着游牧、狩猎生活。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比古八部时期前进了一步,即在八部之上有部落联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各部对外的军事活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还是由各部和氏族独自处理,所谓“若有征发,诸部皆须议合,不得独举。猎则别部,战则同行”。

  公元七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契丹族人,既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和发展着,同时他们又已成为唐王朝统治下的臣民;大贺氏联盟的“君长”和各部部长,既是契丹族人的最高首领和各部酋长,同时他们又分别为唐朝御下的都督府与州的都督、刺史,其“君长”世系,在史籍《辽史·世表》中参取《唐书·契丹传》,列出有十位可汗的名字,但也未全部包罗,因为其中有六位可汗均在唐朝开元年间在任,且为同一辈人。

  这十位可汗的序列为:咄罗、摩会、屈哥、阿不固、李尽忠、失活、娑固、郁于、咄于、邵固。

  咄罗可汗,是见于史册的第一位大贺氏“君长”,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向唐朝献名马、貂皮,开始了与唐王朝的往来。

  摩会可汗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朝唐,唐太宗李世民“赐鼓纛”,从此“鼓纛”成为契丹君长权力的标志。

  唐朝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可汗为使持节都督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唐太宗赐其姓李,汉名李尽忠;李尽忠在担任松漠都督时,因唐朝营州都督赵文翙屡次“侵侮其下”,因此于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8年)举兵反唐且“自称无上可汗”,契丹君长称“可汗”自此始,而且由于这一事件,契丹改附突厥近十年。

  一直到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失活可汗率契丹部众脱离突厥归唐,唐玄宗李隆基“赐丹书铁券”,隔二年,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可汗为都督,又封宗室外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失活。

  娑固可汗是以失活可之弟继兄官爵,其时,属下“衙官”遥荤·可突于骁勇,又得众心,因此娑固可汗谋除之,事泄,娑固可汗逃奔营州,唐玄宗出兵相助,但为遥荤·可突于所败,娑固可汗于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被杀,自此,契丹族内部为争夺权位而互相残杀长达十余年。

  遥荤·可突于在杀了娑固可汗后,推娑固可汗的从父之弟郁于为主,随即郁于可汗遣使入唐谢罪,唐玄宗于(公元722年)“以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妻之.

  咄于可汗在兄郁于可汗病故后代统部众,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咄于可汗复与遥荤·可突于相“猜阻”,惧,与燕郡公主同奔唐不还,遥荤·可突于改立李尽忠之弟李邵固为主。

  李邵固立,奉行亲唐政策,唐玄宗亦“又封皇从外甥女陈氏为东华公主”妻之;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邵固又被可突于所杀。至此,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告终,遥荤氏代之而兴。

  3.遥荤氏部落联盟:

  深得契丹族人拥护的遥荤·可突于在杀了李邵固之后,立遥荤·屈列为主,遥荤·屈列即《辽史》中记载的“洼可汗“,是为遥荤氏部落联盟时期的开始。但遥荤氏盟主地位的稳定,则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也即当时亲唐的大贺氏势力与亲突厥的遥荤氏两个贵族集团之间进行了一场严酷较量。

  在李邵固被杀后,李邵固之妻东华公主(东光公主)逃奔唐平卢军(今辽宁朝阳),遥荤·可突于率部并“胁奚众”共降突厥。唐玄宗得知,诏令幽州长史赵含章统领八总管兵(六万)讨之,可突于不能抗,遁之。次年,遥荤·可突于在突厥的援助下侵扰唐朝边境,时为幽州长史的薛楚玉率万骑往击,结果折将两员,万兵被杀。唐玄宗闻之大怒,擢善将张守珪为幽州长史。遥荤·可突于知道张守珪是善战之大将,因此非常惊恐,急忙退却西北。原为松漠都督府“衙官”的李过折,时与遥荤·可突于“分掌兵马”,属于大贺氏势力一派的人物,张守珪就暗派人结之,李过折被收买,乘遥荤·可突于兵败之际,夜斩遥荤·可突于、遥荤·屈列及其党羽数十人,之后降于唐朝。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玄宗拜李过折为北平郡王、命为松漠府都督,契丹权位又归于大贺氏集团手里。可是李过折等人得不到契丹各部的支持,同年又被遥荤·可突于的余党遥荤·涅里(遥荤·泥礼、遥荤·雅里、遥荤·涅礼,即辽始祖)所杀,遥荤·涅里立遥荤·迪辇俎里(汉名李怀秀)为阻午可汗,遥荤氏又夺回权位。

  之后,遥荤·涅里等也不复亲突厥,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转而附唐,唐玄宗即拜李怀秀为松漠都督,封崇顺王,以宗室出女独孤为静乐公主妻之。李怀秀成为契丹可汗后,遥荤氏为契丹各部盟主的地位才稳定下来。一直到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涅刺部人肖韩家奴在上辽圣宗隆绪疏中就云:“臣闻先世遥荤可汗洼之后,国祚中绝;自夷离堇雅里立阻午,大位始定”。

  遥荤时期,契丹社会内部仍分为八部,几经改组,前后名称几乎全异。在史籍《辽史》中记载遥荤氏时,有遥荤氏八部、遥荤阻午可汗二十部,实则遥荤氏联盟时的部落前后均只有八个。这是由于遥荤氏后又附突厥,《辽史》作者未将部落、氏族或显贵家族区分清楚所致。

  遥荤氏八部,是在李万荣“营州之乱”失败后,契丹内部互相残杀,使“部落凋散”,族众耗减,“仅存五部”的基础上改组的。其名号为: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纳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是为前八部,存在时间短,只有十余年;后又再次改组的八部为后八部,曰迭刺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品不部、捏刺部、突举部。从名号上看,前八部与后八部除乙室活部与乙室部名称接近,可能为同一部外,其余从名称上找不出任何联系。

  遥荤时期,契丹族人的居住区域前后差别很大,前期区域似未超出大贺氏时期的范围,延续约有一百年。到了唐咸通~光启年间(公元九世纪下半叶),势力范围则在北、南、西三面皆比前有扩大,北达嫩江下游的洮儿河一带,南迄幽、蓟地区,西控奚人而役使之。在史籍《辽史·地理志》中称其“迨于五代,辟地东西三千里”,比大贺氏时期的“地方二千里”,显然大多了。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挽强射生,以给日用”,说明遥荤氏时期的契丹畜牧业生产有很大发展,同时狩猎业仍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自公元九世纪中叶起。耶律·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相地利以教民耕”,是契丹族人有农业生产的开始,手工业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史称耶律·阿保机的父亲耶律·撒拉的开始置铁冶,“教民鼓铸”。耶律·阿保机的叔父耶律·述澜接替遥荤·撤拉的“执政柄”后,开始教民种桑麻,习纺织,“兴板筑,置城邑”。当时,契丹社会内有原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门类在逐渐增多,则是事实。这不仅与契丹族人在不久后建立国家,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与前述契丹族人在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有实力拓展疆土。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今河北易县)、定(今河北定县)二州,西定奚、雷二族,及此后社会有迅速发展相一致。

  这一时期,契丹内部的部落组织形式还存在,但国家机制的许多因素已在迅速萌芽。

  第一,部落联盟的酋长(可汗)和军事首领,已为显贵家族所专有。联盟可汗一职,虽然史载常推一大人建鼓旗以统八部,岁久,或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鼓旗立其次而代之,被代替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实际上、自洼可汗至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取代痕德堇为契丹可汗的一百六十余年间,已知的洼、阻午、胡刺、苏、鲜质、昭古、耶澜、巴刺、痕德堇九汗,不仅未出迭刺部,且多属遥荤氏家族。又军事首领一职,从耶律·涅里至耶律·阿保机,也未出迭刺部,且又为耶律氏家族担任。耶律氏家族还世为迭刺部的部长。事实表明,这一时期契丹社会内实际存在的是一种向阶级社会世袭制过渡的世选制度。

  第二,职官、刑狱开始出现。契丹社会职官的产生,始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唐朝封其部酋、可汗为刺史、都督时。到了遥荤时期,“闻河北藩镇受唐官名,于是太师、太保、司徒、司空施干部族”,即契丹族人自己亦设官制署了。草创阶段的官职可能还有名无实,但高居于部族民众之上的显贵集团已在形成。刑罚、牢狱的出现,在阻午可汗时。如阻午可汗知耶律·涅里“贤”,使“掌刑辟”。耶律·涅里受命后,为惩治不法者,“穴地为牢”。又如在肖敌鲁氏家族,其五世祖肖敌鲁·胡母里“世为决狱官”,但当时尚无契丹文字,遂“刻木为契”,无疑是依据不成文的自然习惯法,然由专人司其职,又以监狱来关押违法者,说明一种新的制度已应时而生。

  第三,阶级分化日趋激烈。大贺氏时期已经开始,李万荣为唐军所败率家奴宵遁,又为家奴所杀,说明家族奴隶已经出现。但当时奴隶数目不多。到了遥荤时期,特别是在后期,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这从两方面看出:

  一是向邻近民族掠夺牲畜、财物时,亦掠夺人口。如在鲜质可汗时期,耶律·阿保机的父亲耶律·撒刺的(辽德祖)征奚族,将奚王府的七百部曲“徙于饶乐之清河”,以供役使;

  二是契丹族人犯罪者的家属因连坐而沦为奴隶。如在遥荤·痕德堇可汗时期,已有了“籍没之法”。遥荤·蒲只姑等三族人等虽为贵族,但因谋害耶律·阿保机的叔父耶律·释鲁(耶律·述澜),家人亦均被没入“瓦里”去服劳役。

  这表明,遥荤氏部落联盟时的契丹社会,原始氏族制度正在迅速解体,更加文明的奴隶制社会的曙光开始升起。


【郡望堂号】

  辽国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至辽兴宗耶律·宗真的七个皇帝执政时期,都曾兴筑有不少的城郭,契丹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而进入封建制。

  辽国将全国划分为五京道,今内蒙古地区除属上京道和中京道范围外,还有部分地区属于东京道和西京道境内。

  ㈠.辽国在今内蒙古地区设置的一般州城有:

  ⑴.永 州:今内蒙古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苏木;

  ⑵.仪坤州: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市巴彦锡勒牧场境内;

  ⑶.饶 州:今内蒙古林西县樱桃沟;

  ⑷.降圣州:今内蒙古敖汉旗新民村;

  ⑸.恩 州: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桥乡;

  ⑹.高 州:今内蒙古赤峰市郊哈拉木头村;

  ⑺.武安州:今内蒙古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

  ⑻.松山州: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城子村;

  ⑼.丰 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白塔古城;

  ⑽.云内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白塔古城;

  ⑾.宁边州: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下城湾村;

  ⑿.胜 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托克托城大皇城;

  ⒀.春 州:今内蒙古突泉县双城子村;

  ⒁.韩 州:今内蒙古科左后旗城五家于村;

  ⒂.丰 州:后改名澄州,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兰板村;

  ⒃.松山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布敦化苏木;

  ⒄.豫 州:今内蒙古扎鲁特旗格日朝鲁村、

  ⒅.宁 州: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巴雅尔胡硕村;

  ⒆.灵安州:今内蒙古库伦旗黑城等。

  ㈡.辽国专为守卫和奉把皇帝陵墓的奉陵邑有:

  ⑴.祖 州:今内蒙古左旗石房子村;

  ⑵.怀 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岗庙村;

  ⑶.庆 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

  这些州的下属有县,县治除与州治同在一座城内的以外,县治所在筑有县城,只是规模较州城小些。

  辽国在边境和部族地区,兴筑有一些专为屯兵镇守的边防城,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有通化州(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静州(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公主岭一号古城)、金肃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部)、河清军(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等。在内蒙古地区还发现有许多辽国时期的古城,只是目前还不能考定出原来城名,其中有的可能是州属县城,有的可能是头下州县城,由于史书上缺乏记载和地下考古资料缺少的缘故,如今哲里木盟境内一批辽代古城如科左后旗庙苏、二来营子古城,科左中旗满金敖村古城,开鲁县育新村古城,旗四家子村、酒局子村、昆都岭村、下扣河子村古城,奈曼旗东风村、西洼村古城等,都是有待考定城名的辽国古城。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 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