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姓图腾(苻氏图腾)
苻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pú(ㄆㄨˊ),亦可读作fú(ㄈㄨˊ)。其源有三:一是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萑苻之地,属于以地名为氏;二是源于氐族,出自古西戎分支氐族酋首苻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三是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符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简笔为氏。苻姓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一千四百零七位,在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苻洪(蒲洪):(285年-350年)字广世,本名蒲洪,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秦景明帝苻健之父,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好施舍,多机变有谋略,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先后归附前赵、后赵,后赵内乱时试图谋取中原。后被降将麻秋毒杀,其子苻健称帝后追谥其为惠武皇帝,庙号太祖。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即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苻氏正宗。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萑苻之地,属于以地名为氏。
萑苻,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人对沼泽的别称,由于泽内遍生苻草,因此如是称。
苻草,俗称“鬼目草”。这在儒家经典之一的《尔雅·释草》中有注释:“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珰,赤色,丛生。江东人呼鬼目草。”
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
一般来说,凡是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这在《春秋左传注》中著名的语言学家杨伯峻即有特别说明。
后来,人们多将“萑苻”用以称盗贼出没之处,或用来称草寇。例如,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郑子太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在史籍《明史·李俊传》中也记载:“尸骸枕籍,流亡日多,萑苻可虑。”近代诗人沈昌眉在《和弟》一诗中也描述:“攫人无魑魅,御人无萑苻。”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在《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中亦说:“盗息萑苻,净扫鼪鼯之跡;讼清枳棘,坐消雀鼠之风。”清朝时期的招广涛在《募兵》一诗中也描述:“不见萑苻中,流劫日纵横。”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少年时代·黑猫》中也如是说:“……在宣布独立以后,更由萑苻余孽一变而为丰沛功臣。”显然,“萑苻”成了贼寇流盗的代名词。
其时居于郑国萑苻之民,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萑苻氏,后因“萑苻”多贬为盗,遂拆分为萑氏、苻氏以避之,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出自姬姓郑国之苻氏,正确姓氏读音作pú(ㄆㄨˊ)。
源流二
源于氐族,出自古西戎分支氐族酋首苻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蒲氏出自姒姓,是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氏羌西戎的酋长,至东晋时期,有酋长名苻洪,古西戎族,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后裔,即历史上所称的“氏羌西戎”。
苻洪是西戎的分支氐族人,他生于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父亲名教怀归,为氐族部落的小首领,家族世为西戎酋长。
据史籍《前秦录》中的记载,有扈氏酋长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区),原无姓氏。后因苻洪家中有一个大水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氏。
三国曹魏时期,蒲氏家族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首领、酋长)。
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蒲洪因为人豪爽、公道,被宗族人氏推举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南匈奴族的刘曜在长安称帝继续维持前赵国时期,任命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在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四年(前赵光初十二年,公元329年)前赵国灭亡后,蒲洪率其残余势力退居宁夏南部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交汇的三角地带中心陇山一带。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蒲洪率部归降于后赵国太祖武帝石虎,受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民族两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后赵太祖武帝徙雍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地区,以充实京师地区。这个建议被后赵太祖武帝所采纳,并拜其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春,蒲洪派遣使者至江左,晋穆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一时之间,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传说后来他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又有其孙子蒲坚背上有天生花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从此史称其为“苻洪”。不久,苻洪被后赵太祖武帝的旧部将麻秋所毒死。
苻洪逝世后,其子苻健才朁继续统领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情况,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东晋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地区后,又派遣使者向晋穆帝称臣,之后充分利用这一政治关系发展和扩充自己的势力,直至其在东晋哀帝司马丕兴宁三年(前秦苻坚建元元年,公元365年)正式称帝建国号之后,才彻底背叛脱离东晋王朝。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即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苻氏正宗。
该支出自氐族之苻氏,其正确姓氏读音原本仍作pú(ㄆㄨˊ),后借“符”字读音讹作fú(ㄈㄨˊ)。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符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简笔为氏。
符节令,是秦朝时期开始设置的官位,在汉朝时期归置余少府管辖,负责掌管国家的符节令、符节丞,并专职掌管百官的诏符,并统辖掌管天子符印,因此亦称“符玺郎”。
到了隋、唐时期,符节令改称“符宝郎”,并专设符宝局,隶属于门下省管辖,后改为“典瑞监”。至明朝时期,作为尚宝局的最高长官,改称为“尚宝卿”,别称就是“符台”。
另外,在元朝时期有“符牌使”,全称为“符牌大使”,是元朝官署符牌局的最高长官,辖下有符牌副使,官秩正八品,隶属于工部,专职掌管制造各级军制将领的虎符等符印。
在符节令、符玺郎、符节丞、符宝郎、典瑞监、尚宝卿以及符台、符牌使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符氏,后有简笔将部首“竹”改为“艸”而称苻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苻氏与以官职称谓为氏的符氏同宗同源,正确姓氏读音作fú(ㄈㄨ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世间皆传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其实远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就有苻氏,但源于古代氐族者居多,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武都、天水、凉州、平凉为郡望。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目前苻氏人口总数虽然比较少,但如今却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
【郡望堂号】
郡望
武都郡:周惠王十三年(丁巳,公元前664年),齐国伐鄣。农历7月,国君胡公祥陈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韅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鄣”为氏,今国已不复存在,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牢记亡国之屈辱,因而去邑为章,自立章氏,谓章韅。梁州(今陕西汉中),春秋时期置武都郡,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平凉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于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时期,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废州置郡,改属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唐朝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属渭州。宋朝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宋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国开六盘道,在金国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朝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朝时期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仍设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复华亭县。1964年甲辰1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壬午9月,平凉撤地建市。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投鞭断流
公元383年,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前秦,举国南侵。前秦王苻坚亲率大军80万,浩浩荡荡杀奔东晋,前秦与东晋之间的大战拉开序幕。
在这一战中,前秦拥有80万大军,而东晋只有8万兵马。《晋书·苻坚载记》苻坚对于彻底征服东晋信心十足,夸口“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在相持阶段,前秦军与东晋军对峙于淝水。东晋军提议涉水决战,苻坚手下诸将认为应该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却不听劝阻,认为可以趁敌军半渡而击。于是,苻坚答应晋军的请求,主动后撤。然而这一撤,直如退入万丈深渊。
当前秦前锋军队主动后退之际,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后军根本不知道秦军后撤的原因,瞬间打乱。东晋抓住战机,全力猛攻,秦军一败涂地。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从战前的“投鞭断流”,到淝水之战的大败,苻坚被狠狠打脸。而这一战以后,前秦逐渐四分五裂,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